正文 第24章 帶孩子的注意事項(2)(1 / 3)

協助醫生為寶寶作身體檢查,是你當仁不讓的光榮職責,檢查雖然有些煩瑣,但為了掌握寶寶的身體狀況,你還是應該耐心地協助醫生,並仔細地記錄檢查結果。對一些不太明白的檢查結果,可及時谘詢醫生,然後把結果告訴妻子,以消除她的顧慮。

(1)首次體檢。寶寶出生後的幾分鍾內,醫生馬上會為他進行身體檢查。這次檢查的目的主要是進行阿普加評分。阿普加評分主要用於判斷寶寶出生時有無缺氧以及缺氧的嚴重程度,其滿分為10分,是正常新生寶寶的分值。出生時有輕度缺氧狀況,經過簡單的處理能恢複正常的寶寶,可以獲得7分。如果醫生給出的評分在4~7分,說明寶寶的缺氧情況比較嚴重,需要清理呼吸道、吸氧、用藥,甚至采用人工呼吸才能恢複正常。4分以下的寶寶缺氧狀況非常嚴重,需要進行緊急搶救。

對於7分以下,經處理恢複正常的寶寶,應在出生後5分鍾、10分鍾再分別給予評分,並連續2次達到8分以上。這樣的評分結果,和寶寶將來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係,因此會被記錄在病曆中。

(2)第二次體檢。寶寶的阿普加評分達標後,護士會給寶寶進行生理檢查及記錄。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測量身長、體重、胸圍、頭圍、體溫及觀察身體是否有異常現象。這些數據能表明寶寶出生時的身體發育情況,與其日後的發育有重大關係。檢查完畢後,寶寶會被套上寫有媽媽資料的手環和腳環,以確定其身份。

此外,在離開產房時,醫生還會對寶寶的外觀、呼吸、體溫變化作觀察,以確定是否需要特殊護理。寶寶身體沒有大礙,會被送往足月兒室進行監護。如果醫院允許母嬰同室,你也可以要求寶寶隨妻子進入產後恢複病房,這樣既可方便你同時照顧妻子和寶寶,又能讓寶寶更早地感受到父母的關愛。

(3)第三次體檢。第三次體檢應在寶寶出生後的5~10天內進行,這次檢查也稱為新生寶寶基礎檢查。首先是對新生寶寶的總體外觀情況進行檢查,觀察身體的各部位有無異常或畸形情況。如女嬰的會陰部發育是否正常,男嬰的睾丸是否降落於陰囊中,手指、腳趾是否健全,然後對寶寶的心髒、肺、腹部等內部器官及骨骼發育情況進行檢查,檢查的目的是判斷寶寶的內部器官及骨骼是否發育正常,是否存在異常的病變狀況。同時還要測試寶寶的反應能力,看其各項反射能力是否正常,感知覺發育是否健全。

除了以上的基礎檢查之外,醫生還會采集寶寶的血,以檢查先天性代謝和激素情況,這項檢查也稱為新生寶寶篩查。新生寶寶篩查對於寶寶的健康發育有著重大的意義,能及時發現代謝性疾病,並及早防範和治療,不會對寶寶產生過大的負麵影響。如果等到症狀發生後再來治療,不僅對寶寶的身體是一種折磨,對整個家庭更有著巨大的傷害力。進行新生寶寶篩查,能夠把病症對寶寶的傷害降到最低,切不可忽視。

(4)出院檢查。寶寶要出院了,醫生會對其作一次更加全麵的檢查,重點是觀察寶寶的喝奶情況、排便情況、啼哭情況、運動情況等。對於這項檢查你不用提心吊膽,大多數寶寶都能夠順利通過,一小部分寶寶也許會在檢查中被發現有小的異常狀況,如輕微的黃疸,你隻要聽取醫生的護理建議,耐心細致地進行護理,就不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對於需要即時處理的問題,如皮膚上的疹子,醫生會立即進行相關的治療。若情況較複雜,醫生會建議寶寶留院觀察,以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不管檢查結果如何,都應積極配合醫生,聽取專家的建議,為寶寶作最好的安排。

讓他在“隔離帶”內健康成長

剛做了爸爸的你,在喜悅之餘不知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寶寶的一切都太嬌嫩了,在你眼裏,似乎輕輕一碰就會傷害到他,所以,盡管給寶寶小心翼翼的護理,還是總有些不放心,生怕哪裏想得不周、做得不周會影響到寶寶。怎樣才能給寶寶一個安全放心的環境,把不利於寶寶健康生長的因素都遠遠拋開呢?我們的方案是:為寶寶建造“隔離帶”,讓寶寶無憂無慮地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把不利因素統統隔離開來。

你最大的擔憂,莫過於疾病和意外事故對寶寶的侵害,最大的希望就是讓自己的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希望。所以,你需要做的是為寶寶設置安全防護欄,對可能發生的傷害防患未然,讓寶寶生長在安全、溫暖、明媚的環境裏。具體可以從下麵5個方麵來考慮:

1.保持空氣新鮮

新生寶寶身體各部分都很嬌嫩,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抵抗力較弱。特別是新生寶寶的呼吸道發育尚未成熟,空氣中的致病細菌易通過呼吸道進入寶寶體內,導致寶寶感染病毒。寶寶出生後,親朋好友前來探望、祝賀,是人之常情,但來來往往的人會汙染寶寶的生活環境。如果有病毒攜帶者,便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寶寶。因此,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你應婉言謝絕親朋好友的到訪,或盡量縮短會客時間。寶寶生活的房間也要經常開窗換氣,以保持空氣新鮮。帶寶寶外出活動時,應盡量避開人群擁擠、空氣汙濁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