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件事被傳到鄧洪彬哪裏後,就變樣了,說林芮死腦筋,放著生意不做,有錢不知道為公司賺。林芮覺得很枉,可她又能對鄧洪彬解釋什麼呢?她在大西北,離江城那麼遠,解釋得清楚嗎?一如那十萬塊的事,能解釋嗎?
之後不久,林芮就聽說相熟的一個公司,被同樣的手法騙走一車貨物,而且打傷了第二天去提貨的業務。可這個事例子,林芮也沒辦法直接對鄧洪彬提出來,一旦她這樣告訴鄧洪彬的時候,她就把自己委屈暴露在鄧洪彬麵前了。其實林芮是一個很注重細心的人,騙子會在細節中暴露出很多,而且她相信總有一天,她會弄明白到底是誰在背後害她?害了一次成功的人,肯定還會有第二次的。
一般的騙子提出了個人的好處費作為誘餌,而林芮就此認為有他個人的好處墊底,這件事就假不了。一筆7萬的生意就可以掙到2萬,這樣的好處應該太大了,自然他們就應該是全力以赴促成生意。這之後利用你想快點拿到貨款的心理,假說需要打點財務的關節,先騙你幾千元好處費。再來拖到你晚上,不方便帶貨走,而且認為自己鎖的貨,沒有問題。貨入了人家的庫,自然就是人家的了,你那把鎖隻怕你還沒走出大門就被撬開了。
騙子的手法千奇百怪,但原理卻很恒定:就是利用人們心中的一個“貪”字,不論你是貪自己發點財,還是貪圖一個銷售業績,總之都是希望吃點夜草發筆橫財。隻要你能在掙大錢,創業績的時候,保持冷靜的判斷力,起碼可以懸崖勒馬哦。
隻要你發現那個訂貨的人,對你介紹的貨品似乎毫無興趣,卻把自己的好處跟你要的高高的,或者要求你把貨品送到什麼指定的地方共同看管的,又或者一直跟你要樣品,卻決不付錢的。這樣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騙子,這是林芮總結出來的經驗,盡管她的這些經驗讓公司挽回來了很多的損失,可她卻挽不回鄧洪彬對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