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什麼是齲齒治療的充填術?有哪些常用充填材料(1 / 1)

大家都知道當我們罹患感冒或其他一些疾病的時候,通過接受藥物治療或者手術治療,我們是可以獲得痊愈的。但是齲齒卻和這些疾病不同。

一旦齲洞形成,因為牙體硬組織新陳代謝率低,牙體組織一旦遭受破壞造成組織缺損後,即使經過治療,也不會自行愈合,也就是說齲洞是不會消失的,僅靠用藥也是沒有用的。發生齲齒之後,患者需要擁有專業技術的牙醫采用手術治療方法即牙體充填術為他們進行治療,這種治療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補牙”。在治療過程中,牙醫先用機械手段清除被齲蝕的牙體組織,並將齲洞製備成一定形狀的窩洞,這一過程就是大家常說的“鑽”牙,然後牙醫會清理、消毒窩洞,選用適當的材料將窩洞進行充填。隨後,牙醫會修複齲齒的缺損部分,阻止齲洞擴大,並恢複牙齒的外形和生理功能。如果,你的齲齒已經發展到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地步了,那麼你還得先治療炎症,最後才能進行充填,這樣一來,你需要複診2~3次才能完成整個治療過程。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補牙的人工材料很多,金屬類的材料以銀汞合金為主,非金屬類的材料則以複合樹脂為主要代表。這些材料各有優缺點,就拿銀汞合金來說,它的硬度好,而且耐磨損,但與牙體組織之間無黏合,色澤與牙體不相協調,因此,這種材料多用在後牙的治療充填上。而複合樹脂由第1代發展到第6代之後,其強度已經與銀汞合金較為接近了。複合樹脂分為化學固化和光固化兩類。目前常用的是光固化材料(需要特殊光源),這種材料是前牙修複的理想材料,它與牙體硬組織之間有較好的黏結性,色澤與正常牙齒很協調,而且也有較好的耐磨性。但這種材料對牙髓有較強的刺激,當窩洞較深時,需要在光固化材料與牙齒之間再墊上一層對牙髓無刺激的材料。光固化補牙的具體內容,我們將在下一小節裏進行詳細討論,這裏就暫且按下不談了。

此外,還有用於暫時性修複和墊底的材料,如氧化鋅水門汀、磷酸鋅水門汀、聚羥酸鋅水門汀、玻璃離子水門汀等。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研究者們開發研製了一種新型材料即玻璃離子-複合樹脂混合材料,這種材料將玻璃離子和複合樹脂的優點結合起來,在問世後不久便很快得到推廣,其代表產品為Dyract、F2000等,它們現已成為目前應用最廣的牙色材料,多用於前牙缺損的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