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汞合金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合金,由汞與一種以上金屬(合金)合成。汞的凝固點為-38.87℃,在常溫下保持液態,它能與其他固態金屬(合金)在室溫下形成新的合金。而應用於牙體修複的汞合金是以銀錫合金為基礎的,其中銀是主要成分,故常稱之為銀汞合金。
目前,我國常用的低銅銀汞合金由約65%(最小量)的銀、25%(25%是最小量,最大量為27%)的錫、6%(最大量)的銅,以及2%(最大量)的鋅,4種金屬共同與汞合成。
那麼,銀汞合金中的汞究竟對人體有沒有傷害呢?這一問題也是國際口腔界一直研究探討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汞有很強的揮發性,在常溫下即可揮發成汞蒸氣,造成汙染。此外,汞的表麵張力還很高,在液體狀態下一旦濺出,會形成很多小汞滴,這些小汞滴會滲入地板、物體表麵縫隙,很難被清除,因此,它會長期汙染周邊環境。那麼,使用含有汞的材料到底危不危險呢?
據報道,在過去50年中,使用銀汞合金修複牙齒者約占全部牙體直接修複者的70%(Leinfelker,1994)。據美國牙醫協會(ADA)1990年統計,92%的牙科醫生將銀汞合金列為後牙的首選或優選修複材料。然而,它也是爭議最多的一種修複材料。1991年,媒體報道銀汞合金有害於人,曾一度引起公眾恐慌。美國公共衛生部會同醫藥管理部門、環境保護機構和牙醫協會,廣泛邀請流行病學、毒理學、生物材料等各方麵專家學者,綜合調研,全麵論證,曆時2年,在500多篇科學報告的基礎上,於1993年發表了他們的論證結果,即論證認為銀汞合金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修複材料,可以繼續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97年3月於日內瓦召開了有關銀汞合金的專題研究會,在這次會議上,世界衛生組織通過並由Mjor等執筆發表了共識聲明,認為根據目前的研究資料,他們認為銀汞合金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修複材料。專家小組對此聲明表示讚同。根據現有資料,還未能證實銀汞合金中汞的微量析出和人體健康間有何明確的因果關係,因此,可以認為其不足以危害個體健康。由此可見,傳媒報道並不總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的。
在牙體修複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材料科學研究相應理論的同步進展。在20世紀60年代後期,高銅合金的問世改變了近百年來的傳統製作工藝,使修複產品的性能有了質的飛躍。修複材料可分為金屬類和非金屬類,前者有镓合金和另一種無汞合金,後者以後牙複合樹脂為代表。
近10年來,銀汞合金在材料性能和修複體質量兩方麵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它變得更適合臨床的需求了。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牙科界普遍持務實態度,一方麵逐漸減少使用銀汞合金,但並沒有禁止使用這種材料,而在另一方麵,研究者們也在致力於提高汞合金本身的質量,同時也進行新材料的開發研究。我國的牙科界,目前仍把銀汞合金作為後牙牙體修複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