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塞牙”即嵌食,是指食物嵌塞於牙齒之間的縫隙內,這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症狀。食物嵌塞不僅使人感到不適,而且還有害於牙齒。
(1)嵌食可使相鄰兩牙的鄰麵發生齲壞,讓牙體硬組織出現齲洞,食物嵌於窩洞內不易剔出,刺激牙髓引起疼痛,還會引起齲壞的進一步加重,以及齲洞的擴大。
(2)在缺失牙後未及時鑲牙的情況下,兩旁的鄰牙會向缺失牙的空隙傾斜,使缺失牙的缺隙變小而發生嵌食。兩旁鄰牙與它們的鄰牙之間間隙變大,也會引起垂直性嵌食。
(3)發生牙齦炎後,若長期未接受治療,牙齦會出現萎縮,牙間隙會暴露;若患者患有牙周病,此病可引起牙齒鬆動移位,使牙間隙變大。以上兩種情況都會造成嚴重的食物水平性嵌塞。
(4)補牙後鄰麵充填不合適以及鑲牙後與自身牙齒不貼合,均可造成食物的嵌塞。
(5)長期咬合關係不當,造成牙齒表麵磨損不均,可形成過高的牙尖或突出的邊緣。此時,在咬合力的作用下,可將食物壓入與之相對的牙間隙內,形成垂直性嵌食。
一旦食物嵌塞於牙間隙內,患者會感到難受不適,滯留的食物殘渣會腐蝕牙齒,造成齲壞,此外,還會刺激牙齦使牙齦發炎腫脹,加重病情。很多人在飯後習慣使用牙簽剔牙,請記住一定要用竹質或者木質的正規牙簽,切忌亂用金屬發夾、大頭針、小刀或火柴棍等堅硬的物體剔挖牙縫,這樣做會損傷牙齦,久而久之還會造成牙齦乳頭萎縮,使牙間隙更加變大,從而為水平嵌食的發生創造條件。
所以,當嵌食反複發生時,患者應到醫院請醫生查明原因對症治療。如果是齲洞引起的嵌食,應該及時充填齲洞;缺失牙後應請牙醫及時為你鑲牙;積極治療牙齦炎,養成定期檢查牙齒和定期潔牙的好習慣;請牙醫為你磨除過高的牙尖或陡峭的牙冠邊緣;學會正確使用牙線。
那麼,牙線的正確使用方式是如何的呢?
其實操作起來很簡單。先取一段牙線,用雙手食指將牙線兩頭拉直,壓入牙間隙,進行上、下、內、外的拉動。
使用牙線可將食物殘渣從牙間隙內帶出,且它不易損傷牙齦,能夠較徹底地消除食物殘渣。牙線較之牙簽而言,其弊端較少。在西方國家,牙線的使用已經比較普遍。現在國內已有廠家正式生產牙線和方便人們使用牙線的牙弦器,大家可以放心購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