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華心劍法(1 / 2)

白岈跟隨聞人訪仙來到了一所高山之巔,雲霧彌漫,濕氣堪怡,讓人如癡如醉,而且夾雜著縷縷清淺的酒香。

羽瀅一來到這裏,潔白如雪的桃頰便被熏陶的酡紅了少許,蓮步也邁的如醉妃一般。抱著白岈的胳膊懶得動彈,柔若無骨,萬縷青絲隨風飄搖,懶散的如同是被托著走路。

訪仙道:“這裏就是攜秀山舫的最高處——醉風崖。”

“偏要在這嗎,羽瀅都醉了。”

“無礙,又不是酒,是花香而已,死不了!”

“花香也很危險。”

白岈見羽瀅在青草叢了打滾,翻來翻去,指不定哪會一不留神滾下山崖去,她這小身板鐵定摔的一無影蹤。無何,羽瀅似乎適應了這裏的醉花香之氣,揉著秋眸,眨了眨眼,宛如晨起慵懶之貌。

訪仙道:“華心劍法,是媧皇山基本劍法,又是悟道劍法,所謂基本,隻在練招;所謂悟道,可以憑此悟招。正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乃道統之源,法哲心傳。”

華心劍法,又名“一字華劍式”,乃是一本集錄,集眾家所長,易練難精,第一難關是做到連貫性,最大難關就是做到“無劍”的境界,也隻有此境界才能發揮劍法的精妙所在。並非一人所創,是曆代高手將所見所知的劍法神功等摘取其中精妙而譜寫成冊。

它更像是一套理論。

顧名思義,此劍法意在:“習天下之理,使天下之劍”。特色為“取義生形,簡潔有效”。講究字如一點,勾勒似網,劍路無窮。是一種無邊的修道,給人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學海無涯之感。

漢語之中每字一劍,共有數千多種基本招,然而兩字可以成詞,故而兩招又可相連,像“破、躍、跨……”多以“破劍式、躍劍式、跨劍式……”相稱,故而俗稱“耍單式”。像“乾坤、陰陽、秋雨、夏陽……”等詞語性質的劍招,稱之為“二字連劍境”,依次類推。

耍單式,往往使的是基本招,然而也能克敵製勝,要領就在於拆招破招。如今“攜秀山舫”弟子都會必備一本《華心劍譜》,不但可以修身養性,強筋健骨,還可以參經論道,於茫茫人海之中另辟蹊徑,開創一套劍法也說之不定。

值得注意的,“劍”字在《華心劍譜》中是個代名詞,拳、腳、掌、刀、槍、戟等皆可融入其中。故而“華心劍法”實際上就是《華心劍譜》,而在江湖人口中的《華心劍譜》卻僅為數千多種基本招的劍法總籍。這與他們不了解有關,也與聞人訪仙的劍法太亮眼有些關係。

《華心劍譜》講究“切實可行,樸簡迅捷”,這種主旨影響了天下的第一大幫“漁樵幫”的武學風格。

訪仙將一本《華心劍譜》傳授於白岈,告之口訣術式所在。

書中每一“字”皆書寫的規規矩矩,酷似一本詞典。但無招式人像,所謂的基本招則是須要觸摸其“字”,口念玄法之後,會相應的浮現一個小人,於書中演練一次。

訪仙道:“初學不必精研細參,但要依據基本招曆練身魂,將身魂的靈活性、感知性、剛健性等磨練的熟能生巧。就算練拳法,然而指法也要修練,小小的一個指關節若經磨練也可以有彈石毀山之力。雖然鬥武未必會用,但在你打拳之時,自然而然的會增加你拳法的威力。隻練氣不練身,必然中盈虛虧,無剛健之道。強身必有真氣,然而強氣未必會有強身。《華心劍譜》以強身為主流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