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亦之的修行境界並沒有將“銷流劍掌”打出名堂,因為他常常有失水準。他在鬥武的時候,很可能百招之後也打不出一招讓人眼球一亮的一劍,而有時卻在三招之內就打出了一招驚世駭俗的劍法。故而這種武功給人的印象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是乃一劍定乾坤的所在。
若是此功落於聞人訪仙的“神識”之中,裳讖的“隨機應變”之中,朱妤的“算計”之中,白岈的“直覺”之中,寧泊客的“穩重”之中……這武功很有可能與聞人訪仙的“魔然訪式”般威震華夏。
坦白的說他的著重點錯了,練得不倫不類,走入了“看敵不看己,顧機不顧實”的誤區之中。當然,若是“幻影飄無”落在他的手裏,他將有抗衡摩崖老人的實力,也不至於天下人隻知“幻影飄無”,而卻無一人略得真傳。
綰晴雖然沒什麼力氣,但是憑借著對“解道流”的細針密線,在躲閃了幾招之後就看出了他的破綻所在。他過度急功近利,務求“虛、華、美、幻”四絕。異想天開的想要瞞過敵人的眼睛,而追求最佳位置。當下采取了“批亢搗虛”,反轉一劍,快如流星,竟是直戳要害!
此招僅此一式,簡簡單單,卻是對練武人要求極為苛刻。《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有雲:“救鬥者不博戟,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也就是避實就虛,直衝要害所在,此招一經打出,輕則使敵人不得不後退,重則一劍取敵性命。
嵐亦之駭然之際,沒有應變的時機,竟然讓他自尋了死路。不過好在,枇雅娜眼疾手快,加由綰晴有傷在身,力道不足,急忙飛身而上,雙掌一推將嵐亦之打在了一側,從而化解了危機,將他救下。
綰晴氣的秋眸凝視,本有機會殺了他,誰知道枇雅娜會出手相救。
枇雅娜哼聲道:“生死比試不假,但也沒說不能救人。”話尾的“救人”二字加了重音,對各路好漢而言,認為枇雅娜對綰晴也生了怒火。然而並非如此,她生綰晴的氣是真的,但是她這麼做,一來為了不讓綰晴激怒他們,而來在綰晴有難時自己出手相救,也好有充分的借口。
嵐亦之曾經幻想著能在恰到好處的時候打出驚世駭俗的一劍,從而一鳴驚人,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竟然讓綰晴奪了自己的風頭。綰晴的這一招,不僅恰到好處,而且威力驚人,讓一眾觀看者回味無窮,恰如反敗為勝的臨門一腳般膾炙人口。這是修練“銷流劍掌”之人夢寐以求的,在他們眼中甚至比角逐盟主都要光彩。
嵐亦之還沒有回過神來,他的大鬧現在還停留在綰晴出刀的時候,或許他現在認為自己已經死了。
場麵鴉雀無聲,雖有忍不住喝彩的念頭,但也壓製在心底,以蹙著額頭取而代之。
嵐亦之六神無主,被鬆劍南背出了場外。絲毫沒有借口,也沒人反咬一口,說枇雅娜多管閑事,從而讓嵐亦之繼續比試。因為他們都看的明白,無力反駁。
雖然這場比試時間很短,但是綰晴的那一刀亮瞎了眾人的眼球,甚至與摩崖、長孫的兩場比試都被蓋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