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戀戰幽靈2(1 / 2)

風過無痕,雲湧無形。

丁若雁的真氣疾疾灌輸之下,艾魚微啟雙眸,沉吟道:“摹肖瞳秘籍被白岈搶走,我怕挨罵,沒有告訴師父,師父要小心呀。”丁若雁默默點頭,毫無怪罪之意,反而冷冷的瞥了一眼桃、弓、葦、戟四娟。

四娟雖在丁若家地位顯赫,從小無依無靠被丁若夫人收養,貴為千金,但須則唯命是從,必須護主。今番沒有保護好丁若雁,丁若雁並無指責抱怨之處,但是沒能保護好艾魚,他卻勃然大怒,一縷犀利眼神,似乎在訓斥四人沒用。四娟桃頰漸露慚色,垂首不語。

白岈也無再戰之意,認定若無艾魚出手相救,丁若雁定被自己斬殺。這時,忽見丁若雁真氣變成了青燐,殺氣如日中天,與前番相比,境界翻倍,繚繞周身的七盞明燈,也變成了鬼火形態。

七星詔命·魁。

這是神功中的最強一招境界突破,如同月圓之夜猛鬼覺醒了最強實力。對於這招的命名,丁若雁別有心思,於字麵上的意思,遠沒有拆開來看,“鬼”與“鬥”對此招詮釋的恰當。

白岈受其影響,熱血沸騰,大冥宮與九陽仙府的實力究竟懸殊多少,或是平分秋色,無論如何,丁若雁都不遜色於烏魈。拿他開刀曆練,不失為未雨綢繆之戰。

一念之定,手中神霄劍呼嘯而去,瑟瑟生雷,乃是:神霄劍法。

所謂神霄劍法,實則是就是神霄掌,不過是以劍代掌,對白岈而言,兩者並無多大分歧,因為白岈手持神霄劍,可隨意將掌法變為劍招,或將劍招變為掌法。

若說兩者唯一的不同之處,應該是白岈用掌與用劍時的喜好不同。神霄掌,往往用的是赤練雷氣,而神霄劍法則是用的熾雪劍氣。

用榕道流的三才理論解釋,赤練雷氣的三才屬性是:外功(地)>內功(天)=身法(人)。而熾雪劍氣的三才屬性則是:外功(地)=內功(天)=身法(人)。坦白的說,赤練雷氣是唯獨獨尊的霸道,而熾雪劍氣則更符合製衡絕學的中庸之道。

其實掌法和劍法各有優勢,難分優劣,由此懸差隻因為白岈的性子緣故,他好強頑劣,單單以為手中多一把劍,於殺傷力上就遠勝於掌法,故而在用劍法時采取熾雪劍氣,而在用掌法時則采取赤練雷氣。

不過對戰丁若雁,卻是一個棘手角色,因為這個對手怕雷,自己善用劍法,自然熾雪劍氣在此種境況沒有赤練雷氣有效。無疑是一場與其習慣有悖的交戰。

每每在揮劍之時,想要用赤練雷氣,然而卻又自然而然的使用了熾雪劍氣,一時幾招下來,不禁處於劣勢,直讓封肖若、吳嬌綠為其捏了把汗。

又鬥了數十招後,白岈發現了自己剛剛精進改良的“熾雪劍氣”雖然有了“養、生、剛、健”的境界,但是還有疏忽欠缺的所在。就是強於大多數人,能應對普遍狀況,但是遇見向丁若雁這樣的異類時,卻有些吃力,明顯被克。

一門神功之中,五行不可欠缺,白岈恰恰是於“熾雪劍氣”中忽略了“金”,更確切的說應該是“金”中雷電屬性。

本著打敗丁若雁,增強對付奈九姮娥信心的念頭而戰,卻又碰了一鼻子灰,白岈不禁有些懊惱。而憤怒之下的丁若雁愈攻愈疾,劍法飄忽閃爍,讓人防不勝防。他的每一次攻擊,都如同是閃爍至敵人身邊,同時身體進入一種似虛非虛的虛幻狀態,如同是半透明色。

如果說白岈一塊頑石,那丁若雁就是一片柳絮,如此剛柔之戰,白岈隻能像前番那樣以誘敵之法方能挽回優勢。見無法捕捉,便施展了一招“那婪遊龍”。

這次並未將寶劍、真氣幻化為千裏奔襲的如意伸縮之龍,而是單單以內勁攝奪敵人近身,並要吸食敵人的真氣以償甜頭,探其究竟。

丁若雁素知“那婪遊龍”中暗含鯨吸大法的奧義,早有防備,頓即化為虛幻,散則為零,聚則成形,乃是鬼道流中的“幻影飄無”。

鬼道流這路修真,說起來很古怪。說得不好聽點,就是賊怕賊偷。本路中有吸食真氣等精華的神功鯨吸大法,但同時也怕被人吸食真氣,而又一門克製吸奪之術的身法——幻影飄無。

白岈驚詫道:“你怎麼也會‘幻影飄無’!”

經過幾次交手,白岈發現自己所學的鬼道流神功數量,遠沒有丁若雁會得多,甚至還沒有艾魚會的多。鬼道流秘籍在攬妖宮事件後就被朱妤竊取,送給了烏魈,而烏魈已沉入海底,有沫兮冷、寧小狐帶走。以丁若雁對九幽妖徒的恨來說,是不該與兩人狼狽為奸的。

丁若雁冷聲道:“家父母與龍帝、女帝,乃是神仙島祖師夢釋天的高徒。”

白岈一怔,隨之目鎖獵物,銀光迸發,這“幻影飄無”可是一門令人束手無策的身法,它的“聚則成形,散則為零”的訣竅能化解傷害,讓人的攻擊如同羽箭穿雲,命中不實。萬萬沒想到,丁若雁的“七星詔命”中居然包含了此之道行,這可實在是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