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手大師 自戀鄧超瘋狂個人秀(1 / 1)

分手大師 自戀鄧超瘋狂個人秀

電影

作者:城南草木生

《分手大師》作為鄧超的電影導演處女作,開場就讓觀眾驚出一身冷汗,仿佛一個自製的動物世界的片花,還沒等觀眾從驚嚇裏緩過神來,鄧超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忘情的個人表演,抖機靈,秀身材,耍嘴皮子,旁若無人的樣子,差點讓人忘記了故事的女主角楊冪都還沒出場。

楊冪是個好演員,聰明好看會演戲,不過,在《分手大師》中,她的存在感很低。因為這部拚盤秀式的電影基本上就是鄧超一個人在忙前忙後,他幾乎擠占了所有的鏡頭。其實,身兼導演和主演雙重身份,本身就是對於平衡能力的極大考驗,作為導演要考慮全局,作為主演要表演出彩,《分手大師》中的鄧超並沒有處理好這個微妙的關係。穿女裝走秀,扮毛裏求斯國王,扮日本人,扮籃球小子,扮癡呆巨嬰,鄧超結結實實地自娛自樂了一通,隻是,這些碎片化的、較為浮誇的表演和段子,攢合在一起本身就非常廉價。

以形式而言,話劇版《分手大師》也是分段式的故事拚湊,但在舞台上,那就像一個又一個小品,盡管之間的邏輯性並不是那麼嚴謹,但足以把觀眾逗樂。而到了大銀幕上,這種缺乏過渡的碎片敘事拚接就顯得過於敷衍了。像是比著同名話劇設定了一堆場景,然後丟給編劇去串聯成一個故事。這個將賣座話劇轉化成電影的過程,顯得有點簡單粗暴。

《分手大師》在整體布局上和《私人定製》比較相似。憑良心說,除了明星不夠多之外,講故事的套路和章節化的拚接,都十分相像。馮小剛最早開創喜劇賀歲先河的《甲方乙方》正是這樣一個故事,鄧超顯然也想如法炮製、複製成功,不過,當《私人訂製》以相同的架構遭人詬病,被指責影片是胡拚亂湊的大雜燴的時候,鄧超就應該有所警惕,除非他有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影片能夠在低口碑的輿論聲中取得高票房。

而影片裏麵賣的笑點,似乎不足以為這樣的自信提供支持:開頭韓寒就客串了一個顧客,找鄧超幫忙甩女友,韓寒隻是看似低調神秘,其實現在曝光度已經堪比八卦明星,大家早已看免疫了,觀眾沒什麼太大反應。後麵開始賣《北京愛情故事》的梗:懷揣夢想的外地小姑娘楊冪拿著手機說,這個城市這麼大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諸如此類的笑點,也頗有點東施效顰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嬉鬧劇裏麵還設置了激情戲,不過不是給女主角的,而是鄧超導演給自己的裸體安排的。《小時代》裏,赤裸上身忘情沐浴的鳳小嶽很好看,其實這一次鄧超裸上身沐浴也很好看,於是他安排楊冪隔著窗戶站在外麵看,男人偷窺女人是電影裏屢試不爽的橋段,現在由鄧超還女性觀眾一個人情。

這幾年,鄧超一直在變化,家庭和睦,工作努力,老婆比自己混得出色,給公眾的印象就是一個全家都很拚的五好家庭。但他也並不甘心成為“娘娘”背後的男人,演而優則導,實質上正是他敢於突破和嚐試的舉動。這麼一個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的人,懷揣當導演的夢想,挺值得敬佩;成功在三十五歲推出導演處女作,挺值得敬佩;拍成這樣一部敘事散亂、笑料無趣,不怕讓人覺得自己很自戀的電影作品,也是挺值得敬佩的。

但從喜劇的範疇來看,《分手大師》並不那麼盡如人意,它的嬉鬧成分也沒有達到“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地步,導演鄧超,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