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民間網絡輿論中的韓國國家形象(1 / 3)

中國民間網絡輿論中的韓國國家形象

新媒體

作者:文春英 劉小曄

關於中國媒體上的韓國國家形象,此前的研究基本集中在對主流報紙媒體的內容分析上。為深入研究以互聯網社區為代表的民間輿論中的韓國國家形象,本文以綜合社區網站——天涯社區為例,選取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期間,天涯社區主板塊發布的所有涉韓領域的主帖和回帖,共168個討論串進行了內容分析,嚐試從網絡輿論角度為國家形象研究做一個有益的補充。

天涯社區上的韓國形象

不同主題的涉韓輿論,在態度分布上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將主題分布與態度傾向結合起來考慮(見圖表),將態度傾向劃分為:感性親韓(+2)、理性親韓(+1)、中立(0)、理性反韓(-1)、感性反韓(-2);主題類型劃分為:政治外交、經濟產業、體育休閑、災難/犯罪、國防軍事、文化藝術、科學/教育、市民/趣味、觀光、其他等10類。試圖從經濟、文藝、國防、市民等幾個層麵概括出中國網絡中的韓國國家形象。

1.經濟主題呈現的韓國形象

天涯社區中,網民接觸最多的是韓國經濟方麵的信息,37個與經濟信息相關的主帖共產生127,469個點擊量、1,619個回複,平均每帖大約產生3,445個點擊以及44個回複。但是,參照本研究每帖平均產生15,291個點擊(2568920/168≈15291.2)以及150個回複(25328/168≈150.1),可以看出,網民可接觸的涉韓經濟信息較多,在所有主題中比例最高,但是關注度並不高,互動性也遠遠低於平均水平。

從態度傾向上看,親韓類:在37個經濟主帖中,親韓傾向的僅有一帖,即前文所提的“偉大的三星:三星職工將每年捐贈257億韓元”。主帖雖然可算作親韓,但回帖如前所述基本上都是負麵的。反韓類:12個反韓傾向的帖子由兩類構成:一是關於韓係品牌的質量問題,涉及汽車(現代)和化妝品(新生活)品牌。雖然跟貼大多就事論事、從維權的角度出發,沒有上升到品牌危機的程度,但從口碑的角度看,實際上已經對品牌形象構成了傷害;二是對金融問題的關注,除物價問題外,韓國中央銀行停業的新聞受到關注。中立類:在經濟方麵,立場中立的主帖接近60%,但值得注意的是,報道本身雖然沒有明顯的情感傾向,但發布的都是偏負麵的信息,如“蔬菜價格上漲、影響民生”、“韓國大宇破產”、“韓元彙率導致的生活成本上漲”、“技術泄露”等。

綜合來看,在天涯社區的議程中,韓國不是一個經濟穩定的國家,物價不穩、經濟脆弱、依賴性強為網友的基本印象。而實際上,2010年韓國GDP增長6.2%,創8年新高,通過議程設置而在網民心中形成的韓國經濟形象,與現實具有一定差距。

2.文藝主題呈現的韓國形象

涉及韓國文藝層麵的發帖,絕大部分是與韓國影視明星、音樂、綜藝節目相關的,極少有網民關注中韓官方的文化交流活動。在半年的數據采集期間,提及韓劇、韓流明星的帖子有16個,其中有4帖表現出親韓傾向,主要是對經典韓劇的回顧和對韓星的讚揚貼。在跟貼中,天涯網友認為:韓國“以前拍的電視劇都很不錯”、“很喜歡,lz加油”、“1990-2000年左右的韓劇還是挺多精品的,不像現在無聊透頂”,由此可見,在韓流的影響下,中國的韓劇粉絲數量可觀,提升和豐富了韓國的文化形象,這種良性影響直到現在仍然存在。然而,不滿的情緒也開始滋生,很多網友認為“現在的韓劇都一個模式,早已經沒落了”。在親韓以及中立的17個帖子中,與新近韓劇相關的帖子受到熱捧,如在“SBS電視劇《冠軍醫生》金素妍探班大公開”這一帖子中,表示“好喜歡她”、“等了很久了這個劇”的正麵回複居多。

在文藝主題的負麵信息中,可以提取出兩個關鍵詞,即“醜化中國”和“整容”。“醜化中國”:中國網友對在韓劇中出現的中國形象感到極為不滿,認為大多數韓劇都在醜化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比如《該隱與亞伯》一片中,網友認為它 “將21世紀的上海拍成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樣子。凡是鏡頭所至之處,沒有寬闊的街道、沒有高樓大廈,機場工作人員收受賄賂,出租車司機漫天要價,主角口口聲聲說‘中國有很多小偷’”,由此被網友憤怒指責。韓劇《愛在何方》中主人公說“雖然中國菜種類很多,但大部分不是炒的就是炸的”這句台詞也引起中國網民和觀眾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