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醫生,同時也是半個催眠師。催眠術是一個優秀的心理醫生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京城醫科大學心理係開設了這門選修課,教授這門課程的是一位博士生導師,叫葛無憂,人稱“無憂大師”。
因為是選修課,課時不多,“無憂大師”隻是象征性的給喜歡這門課程的學生講述了催眠術最基本的一些原理。而因為投緣,文駿卻跟隨他學習了整整五年,係統的掌握了催眠術的各項要領。
文駿本來有一個最直接又簡單的方法去探究夏侯懿的內心世界,那就是借助“禦龍戒”獲取她大腦中的記憶。但考慮到對方是一名女警官,肯定藏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國家秘密,所以就慎之又慎,不到最後時刻,絕不輕易動用“禦龍戒”。
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她實行催眠術,讓她在夢境中不知不覺的將所發生的事情的真相說出來,這樣才能做到對症治療。
每一個心理疾病的患者都經曆過一段或者心酸、或者痛苦、或者悲催的故事,這在他們的心靈裏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他們糾結在這道陰影裏無法自拔,痛苦萬分,這就是心理疾病的成因。
一個優秀的心理醫生,就是要引導他們走出這個陰影,忘記這段故事,去迎接外麵燦爛的陽光,擁抱明天美好的生活。
文駿已經成功的做到了第一步,那就是喚醒了夏侯懿的注意力,把她從空洞、虛無、茫然的狀態中解脫出來,隻是現在的她心事重重,還無法麵對眼前的事實,所以不敢與文駿麵對麵的相互對視。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
心理疾病患者無論是抑鬱型還是激動型,催眠師如果想要對他(她)實施催眠術,一個先決條件就是醫生和患者之間必須要有良好的互動,假如患者不主動配合,催眠師縱有通天的本事也是徒勞的。
心理疾病患者為什麼不主動配合催眠師?那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意識在作祟,心理學上稱之為“心魔”。就算是正常人,有誰會願意將自己的心事赤果果的暴露給一個陌生人?除非他是個暴露狂!
文駿是個心理醫生,他哪裏不懂得這些道理?況且,從夏侯懿那一遝厚厚的病例就可以看出,她的病曠日持久,想要一蹴而就,普通的治療方法絕無可能。所以,文駿還得另辟蹊徑,想辦法讓夏侯懿敞開心扉,打開心中的“心魔”。
“無憂大師”曾語重心長的告誡文駿,一個優秀的催眠師一定要多看、多想。
“多看,就是要認真的觀察。”“無憂大師”說道:“一定要培養出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在第一時間對患者有個初步的了解。多想,就是換位思考。在接觸每個患者時,設身處地,把自己看成是患者,想象自己處於對方那種情境下會有什麼表現。總之,就是要想方設法地走進患者的內心。”
“需要催眠治療的患者,病因大都在心態。”“無憂大師”一副深有感觸的樣子:“隻有了解走進了患者的內心,獲得了他(她)的信任,一切就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