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又稱昆侖虛、萬祖之山、昆侖丘或玉山。傳說昆侖山高一萬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生長持續燃燒不滅的神樹的炎火山;昆侖山頂是黃帝的帝之下都,有開明獸守門。
柳高峰懷裏揣著爺爺柳淵韜寫給明德道長的密信,開著一輛勞斯萊斯幻影跑車,一路餐風露宿日夜兼程,不超過兩天就來到昆侖山腳下。
望著雪霧迷蒙的昆侖山主峰──布格達板峰,柳高峰也隻有搖頭歎息的份。雖然有嶄新的現代化交通工具,但此刻正應了一句話,叫“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隻有棄車徒步拾級而上。
時至深秋,昆侖山上已經是雪花飄飄大雪封山,上山的道路已經被厚厚的雪層所掩埋。柳高峰仔細觀察了一下地形,選擇了一條攀趴的線路,然後深吸了一口氣,腳底一蹬,展出柳家的絕活“移形換影”步法,身軀像一道射出去的箭,很快就在茫茫的雪海中化為一個小小的黑點。
柳高峰沿著看好的“之”字形線路不斷的迂回攀爬著,剛開始的時候,他還能如履平地一般的急速攀爬,可是半個小時之後,隨著攀爬高度的不斷攀升,山上的氧氣越來越稀薄,他感覺胸膛似壓著一塊千鈞之石,呼吸越來越困難,一雙腳像灌了鉛一般的,越來越沉重。
他氣喘籲籲的想道,再繼續這樣攀爬下去,還沒等到達昆侖派的主殿“萬神宮”,自己就先累趴下了,必須得找個地方休息一番才行。
好不容易瞅準一個能稍微遮點風避點雪的小山坳,柳高峰疲憊不堪的閃了進去。等到呼吸稍微平靜了些,吃了些隨身帶著的幹糧,再胡亂的抓了一把雪含在嘴裏,慢慢的感覺精力又恢複了許多。
天色漸漸的暗了下來,因為是雪地天,所以還能很清楚的看到四周的一切。他探出頭往山下望去,目測了一下,自己離地麵大概隻有一千米左右,他不禁有些絕望,這“萬神宮”離地麵有四千多米,何時才是個頭啊?
這時,他開始後悔替爺爺跑這一趟冤枉差了。要是躲在“柳家山莊”多舒服呀,這時候應該是喝著小酒,唱著小曲,看美女鶯鶯燕燕。
哎,真是“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柳高峰怨恨的歎了口氣,強打起精神來,冒雪繼續趕路。早一天見到明德道長,把爺爺的密信往他手裏一塞,自己就算完成了任務,那麼就可以早一點趕回家享福。
有了想法,就有了動力。柳高峰又興致勃勃的出發了。可是,越往上爬,空氣越稀薄,還沒等他攀升幾百米,又累得氣喘籲籲疲憊不堪。不得已,隻好又找個臨時歇腳的地方。
如此三番的,柳高峰自己也不記得歇息了多少回,當他看到曙光乍現的時候,抬頭往上一望,才隱隱約約看到“萬神宮”支在空中的半個簷角。於是乎,柳高峰信心大增,休息了半響,不顧一切的往上飛躍而去。
雖說“萬神宮”近在咫尺,卻也頗費了柳高峰的一番周折,等到他爬到頂點時,累得如同一條蚯蚓,渾身軟綿綿的。待看到“昆侖萬神宮”幾個字,眼前一黑,終於不堪重荷的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