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煤粉工業鍋爐升溫(2 / 3)

據了解,燃煤工業鍋爐中,同時達到《工業鍋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標準Ⅱ級和《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的鍋爐不足5%。去年9月份,國務院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到2017年要基本淘汰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禁止新建每小時2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同時,為綜合整治燃煤工業鍋爐,環保部新修訂《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

愈發嚴苛的環保和能效標準之下,傳統鏈條鍋爐淘汰加速。由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鍋爐市場。煤粉工業鍋爐將與燃氣、燃油等鍋爐共同競爭這一市場。“目前煤粉工業鍋爐安裝總量大約在1萬蒸噸左右,占燃煤工業鍋爐總容量比例大約在0.5%。”尚慶雨介紹說,煤粉工業鍋爐也不可能全部替換掉鏈條鍋爐,“能做到四成就不錯了,按一個蒸噸安裝建成50萬元計算,市場規模可以達到4000億。”

暗戰

巨量市場帶來的商機背後,已有愈來愈多的廠商宣傳自身擁有煤粉工業鍋爐技術。但事實上,擁有工程實例的企業並不多。“現在宣稱自己能做煤粉工業鍋爐的企業有十多家,但有工程實例的也就我們、山西藍天和杭州聚能等幾家。”尚慶雨說。

煤科院研發煤粉爐的曆史可追溯至1999年。到2011年底之前,煤科總院節能分院60蒸噸以下煤粉爐已全部推向市場,均實現了工程實例。此外還完成了100蒸噸、130蒸噸的技術儲備,開發出了配套的煤粉儲供、燃燒、鍋爐本體及脫硫脫銷子係統設備。

煤科院在煤粉工業鍋爐領域是公認的技術的領先者。事實上,山西藍天和杭州聚能與煤科院均有淵源。2006年,即是煤科院委托山西藍天生產製造山西忻州師院一台4噸的蒸汽鍋爐。這一項目為煤科院的煤粉工業鍋爐提供了技術驗證,也開啟了山西藍天的煤粉工業鍋爐曆程。

2011年年底,煤科院和杭州聚能亦曾有過合作。亦是在該年前後,杭州聚能開始生產加工煤粉工業鍋爐。在目前市場已安裝的煤粉工業鍋爐中,煤科院和山西藍天占據了九成以上的份額,杭州聚能作為後來者,正在加強市場拓展。

但體製以及機製的局限所帶來的掣肘正限製煤科院在技術上的優勢。2008年中煤國際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與煤科總院組建了中煤科工集團後,煤科院即成為中煤科工集團的二級子公司。

煤科院已經相當規模的工程實例,但負責項目實施的煤科院節能分院尚不是獨立的法人單位。相關決策均需向上級單位層層報批,降低了決策效率。由於央企的資本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市場更易接受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EPC)沒有大麵積推廣和複製。另外,煤科院是科研院所轉製成企業,市場營銷的意識、能力和手段提升需要一個過程。煤科院節能分院更多還是依靠此前的工程實例口碑來拓展業務。

相較煤科院,山西藍天和杭州聚能是民營企業,具有更靈活的機製。在煤科院多名人士看來,尤其是藍天環保的市場營銷能力,煤科院遠遠不及。事實上,無論在輿論宣傳,還是市場開拓方麵,藍天環保都風頭正勁。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山西省發改委下發《山西省推廣應用新型高效節能環保煤粉鍋爐工程實施意見》,“意見”中指定要求使用山西藍天生產的煤粉工業鍋爐。亦因此,據公開資料,僅山西煤粉工業鍋爐市場,截止2011年5月,山西藍天就完成了4498蒸噸的產品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