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擦肩而過的美麗(1 / 1)

散文空間

作者:伍遷

Day1:北海→公海

22:00。北海深水港。郵輪在夜色蒼茫中起航。

這一方遼闊無邊的水域叫北部灣,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點之一。窗外黑漆漆一片,隱約可見遠處的點點漁火。

這一夜,我枕著起伏不定的波濤,靜靜入睡。

Day2:公海→下龍灣

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天是藍的,海也是藍的,藍得賞心悅目,藍得心曠神怡。水花在郵輪四周飛濺,一路拖著長長的尾巴。然後。我就看見了她—那個來自深圳的女孩。她一路小跑,臉色紅潤,戴著一頂淺黃色的帽子,手裏拿著—個相機,小跑著上了甲板,飄逸的長發在風中自由晃動。我對著她微微一笑,她也報以淡淡的微笑。這個平靜的清晨,因為她的微笑而讓我感覺到快樂。

很久了,我一直想逃離這座喧囂的城市,逃離這個酷熱的夏天,去往一個可以讓心情自由釋放的空間。手機早已沒有信號,我獨享難得的寧靜,心情隨著海水的起落而驛動。遠山很遠,隻能看見淡淡的影子,像一幅幅素雅的水墨畫。回到郵輪的美食軒,我又看見了她,在靠窗的一角獨坐,低頭沉思。我沒有驚動她,隻是遠遠地看了她一眼,便從她的身邊輕輕走過。

當我看見遠處一座座黛青色的山峰向我走來,我就知道下龍灣快到了。這片藍色的海水之上有1500多個星羅棋布的島嶼,人稱“海上桂林”。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按照越南民間的說法,很久以前有一條母龍降落在這個海灣,擋住了來勢凶猛的波濤,從此百姓安居樂業。10多年前,當地漁民在海邊發現了一個喀斯特岩洞——天宮洞,洞裏就有與龍有關的石鍾乳。下龍灣之名,便是由此而來。

這裏的海水如翡翠色,純淨,纖塵不染。“簸箕船”在海灣到處遊弋,它輕巧,在波濤裏來去自由。船上往往載著一些當地的亞熱帶水果和簡單的日用品,在遊船的旁邊叫賣。

午餐後我們乘車去海防。海防是越南第三大城市,也是越南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聽說這裏盛產美女,前年的“越南小姐”就是海防人。離市區20公裏的塗山半島是越南北方的避暑勝地,越南中央各部門在這裏建了不少療養院。山上有越南末代皇帝保太皇的行宮遺址,現已改建為塗山娛樂場。坐在海邊的露天雅座,吹著海風,喝一杯清涼飲料也是一件樂事。

晚上,住在海防市區。很遺憾,深圳女孩跟的是另一個旅遊團,一下郵輪我們就分開了。不知道,她現在住在海防的那一個酒店?

海防的夜很靜,窗外的汽車很少。看了一會電視(居然有廣東台),由於一路舟車勞頓,我很快進入了夢鄉。

Dav3:海防→河內

一早乘車從海防往越南首都河內,參觀巴亭廣場、胡誌明陵、主席府、軍事博物館、西湖、還劍湖……

河內曆史悠久,位於紅河衝積平原的中心,其意為“懷抱於紅河大堤之內”,1931年起沿用此名。河內街頭最多的是摩托車,交通有點紊亂。那些臉上披著絲巾的MM也開著車在街頭橫衝直撞,令人側目相看。由於河內曾經被法國占領,街頭隨時可見法屬時期古色古香的建築,政府機關、博物館、劇場等大多是法屬時期留下的建築。西湖是河內最大的湖泊,不時可以看見雙雙對對的情侶在湖麵蕩舟遊弋。很難想象,這座曾曆經百年戰火的城市,如今卻如此的安逸、平靜、悠遊。

Dav4:河內→下龍

一早從河內出發,中午回到下龍。在船頭的甲板上,我又遇見了她。我正在拍照,她主動過來和我打招呼。兩天不見,我竟有點想她了。她的微笑很迷人,讓我有一點小小的忘乎所以的陶醉。她穿著露肩的吊帶裙,右邊的肩膀上有一朵紋上去的粉色玫瑰。風在耳邊呼呼地吹,陽光在海麵上跳躍,銀閃閃的一片。我們坐在船尾的陽光茶座,就著一杯淡淡的茉莉花茶閑聊。女孩是深圳一家保險公司的職員,也是一個人出來散心。在淡淡的茶香裏,我們說了很多很多,工作的壓力、生活的煩惱在閑聊的某一瞬間已經煙消雲散。

夕陽下的下龍灣出奇的美。天邊的雲彩和海上的山峰交相輝映,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圖。郵輪在海麵上平穩行駛,當天邊的餘暉落盡,我們已離開了哪個叫越南的美麗國度。

Day5:海口→北海

一早醒來,太陽已在海上高高掛起。

10:00,郵輪進入海口秀英港。在海洋之星夜總會等待下船的人群裏,我又看見了她,還是陽光一般燦爛的笑臉。

我們在碼頭彼此揮手,沒有說再見。我想起了徐誌摩先生的一首詩——《再別康橋》:“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她就像一陣風,從我身旁擦肩而過,隻留下淡淡的無法忘懷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