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算了,子聰,不必自責,俗語道知人知麵不知心,對你我還是信任的,你不要多想。
劉秉忠:謝陛下寬宏大量。
5
外景,濟南城,日。史天澤率領各路大軍將濟南團團圍住。哈必赤、史天澤、張柔、嚴忠濟等。
成千上萬的百姓和兵士一起在濟南城的外圍挖溝,又深又寬的土溝渠環繞整著濟南城。
濟南城外,合必赤與史天澤站在一起,旁邊是眾多的軍營和帳篷。史天澤遠遠地望著挖溝的百姓。
哈必赤:史將軍,我不明白,為什麼不下令攻城,而是用這麼多人來挖溝,這是什麼意思?
史天澤:李璮詭計多端,又有精兵,不宜與他硬拚,應當長期圍困。我們挖這深溝大壑就相當於在整個濟南城布置了密集的兵力,讓李璮無路可逃就像困在陷阱裏的猛獸,我們暫時不去理他,讓他在陷阱裏掙紮奔突得精疲力竭,糧草吃盡耗光,那時,李璮所部軍心必潰,到時,這籠子裏的猛獸會束手就擒,這樣我們的士兵又省力氣傷亡又少。
哈必赤:這樣作戰必然曠日持久,不能速勝,恐怕主上會不高興,如今我們兵多將廣,不如強行攻城,可速戰速決。
史天澤:強行攻城也未必就能速戰速決。困獸猶鬥,我們急於攻城,李璮所部鬥誌正在旺盛之際,必然會與我們殊死抗爭,彼守,我攻,廝殺傷亡必多,而且喪生、傷亡眾多者必定是我們。且沒有必勝的把握。在僵持中,一旦讓李璮從城中突圍,逃竄到他地,再有響應謀叛者與之合流,這樣對我們更是不利。與其打沒有把握的戰役,不如有些耐心,圍住這頭猛獸把它餓死、困死。
哈必赤: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將李璮擊敗?
史天澤:有五個月的時間足夠了,我等以逸待勞,關門打狗,保證萬無一失。至於主上那邊,宗王不必擔心,我會和他解釋清楚的。
哈必赤:願安將軍的謀劃行事。
6
內景,上都開平,皇宮內,日、忽必烈、趙壁、費正寅。
趙壁:陛下,臣有一言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可是又不知該不該說。
忽必烈:有什麼事你就說吧,你也是我的藩邸之臣,在漠北和林立在給那些蒙古孩子們教書到現在,二十年過去了,有什麼話不能說的。我記得你是個心直口快敢於直言犯上的人,曾當我哥哥蒙哥的麵請他殺掉他周圍最寵幸的阿藍答兒等人,這種話,就連我都不敢說。現在,怎麼說話吞吞吐吐起來了?
趙壁:陛下,那我就直言了,李璮反山東,此事牽連王文統。而這個王文統是由張易、希憲薦引,才得到陛下重用的,想必那王文統和廉希憲關係非同一般。可是而今廉希憲依然在陝西任職中書右丞,臣覺得不妥。
忽必烈:有何不妥?
趙壁:關中形勝之地,希憲得民習,有商挺、趙良弼為之輔,此事關係重大,萬一廉希憲心懷不測,危及社稷,望聖上思慮。
忽必烈:“希憲自幼事朕,朕知其心,挺、良弼皆正士,何慮焉。”
費正寅:陛下,臣覺得趙大人的話並非杞人憂天,俗語道知人知麵不知心,陛下待李璮和王文統都不薄,尤其是那王文彤在未得陛下恩遇之前,乃一介平民,就食於李璮帳下,做普通幕僚。陛下一下子把他提拔為中書平章政事,可謂一步登天,恩重如山。但他非但沒有感恩之心,反而對陛下心存異誌,如此忘恩負義之徒,令人齒寒。而此時王文統已被陛下正法,廉希憲向陛下推薦過王文統,有薦人不當之過,王文統之死不能不讓廉希憲驚心。如今他亦修城治兵,潛畜異誌,陛下不得不防。
忽必烈:二位所言有理,那麼我命中書右丞南合代希憲行省,且覆視所告事,詔希憲還京師。
趙壁:陛下明鑒。
7
外景,日,濟南城內、大明湖畔。李璮、史天澤、哈必赤、張柔等。
濟南濟南城中糧絕,局勢大亂,士兵和百姓為搶奪糧食廝打。士兵與士兵為抓到一隻老鼠爭食而互相廝打。
李璮派人在城中擄掠婦女,把大量的婦女集中起來,抓入兵營。婦女哭聲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