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集:元世祖忽必烈(十五)(1 / 2)

劉秉忠:不,陛下,我們要建的這個都城是一個全新的八裏罕(帝王之都),地址是在金國中都之北,金國昔日的中都在我們的南麵。而我們這個太液池也叫北海,是一個新造的湖波水係。

忽必烈:哦,你繼續說。

劉秉忠:中心閣以南為皇城。皇城四周建紅牆,又稱“蕭牆”,其正門稱欞星門,欞星即天文學上之“文星”,以此命名,表示天下文人學士集學於此。欞星門指的就是天門,是陛下進出之門。哦,這蕭牆的東牆外為漕運河道---大內正門為崇天門,北麵為厚載門,東為東華門,西麵為西華門。崇天門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橋(相傳今北京故宮內之斷虹橋)。大內正殿為大明殿,這大明殿是陛下理政和居住的場所,你瞧,這裏有廊廡連接後殿。大明殿之後為延春閣,是皇後居所。哦,我連內藏庫、玩兒鷹的鷹房、圈養的羊圈都給你設計好了。

忽必烈:嗯,子聰想得真周到,我們蒙古人離不開羊肉和鷹獵這些好吃好玩的東西。哦,你繼續說。

劉秉忠:皇城外,南麵和東南為官署區,北麵積水潭一帶為鬧市,東麵為太廟,西麵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麵各開三門(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禮·考工記》中“九經九軌”、“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相關記載。

在中心之閣西麵,為鼓樓、鍾樓,是全城的報時機構。鍾鼓樓的西麵就是積水潭,是運河漕運終點,由於這漕運便利的緣故,將來這裏可能是全城最繁華的商業區,有米市、麵市、緞子市、皮帽市、金銀珠寶市、鐵器市、鵝鴨市等市廛都將設在這裏。

忽必烈:哈哈,想得周到,我們蒙古人最看重商業,那些王公貴族除了打獵之外,最大的樂趣就是花錢買東西。哦,子聰,這個都城怎麼有這麼多的門。

劉秉忠:新建的大都共有十一門。各城門的命名都與《周易》卦象相關。南垣正中為麗正門,取《周易》“日月麗乎天”之意;東為文明門,取《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剛健而文明”之意;西為順承門,取《周易》“至哉坤元,萬物滋生,乃順承天”之意(坤為西南方位)。東垣正中為崇仁門,取東方屬春、屬仁之義;南為齊化門,合《說卦傳》“齊乎巽,巽東南也”之義;北為光熙門,取《周易》“艮(東北),止也,其道光明”之意。西垣正中為和義門,取西方屬秋、屬義之理;南為平則門,北為肅清門。北垣東為安貞門,取《周易》“乾上坎下,安貞吉”之意;西為健德門,取《周易》“乾者健也,剛陽之德吉”之意。另外,我再說說這大都的城市建設格局。按照方位,我大都街道分為50坊:分別是福田財坊,金城坊。玉鉉坊,和中書省前相近。保大坊,在樞密院北,在大都路總管府北,即今北京安定門內大街之西靈光胡同一帶。丹桂坊,在靈椿坊北。明時坊,在太史院東。鳳池坊,在斜街北,地近海子,安富坊,在順承門羊角市---

忽必烈:哦,子聰,這些你就不要一一介紹了,你說了我也記不住。還是說一下城內的防禦體係吧,帝王都城,安全衛戍很重要。

劉秉忠:是,陛下!臣設計的大都的城防體係包括城牆、城門、護城河。城牆用夯土築成,周長60裏240步(28.6公裏),高約10至12米,基寬20至24米,頂寬10至15米。

忽必烈:等等,這夯土築城是怎麼個築法?用黃築牆,結實嗎?我不大懂,你給我說說。

劉秉忠:陛下,夯土非黃土,夯是指一種築牆的方法,即用石頭或木樁上下移動,舉起來再向下用力猛砸粘土,把粘土砸瓷實的一種方法。而築城的定型則采用宋代舊法,先用幾米長的厚木版四邊用繩索固定成長方形木框,再在內框設固定框型的縱木,然後加土夯築。由於土城牆容易被夏季的雨水衝刷浸泡而導致倒塌,因此我計劃在這城牆外麵以磚石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