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集:忽必烈(四)(1 / 2)

內景,報告團講台。

主持人:這一集我們解讀《元世祖忽必烈之七》現在我們把幾個忽必烈時期的重要曆史嘉賓請到主席台上來,並由他們作自我介紹。

趙孟頫:網友好,我叫趙孟頫,我是宋朝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子孫,但我的名聲不是因為我是送皇帝的後人而得來,而是我在繪畫、書法、詩歌和印章方麵的才華和造詣而得。鑒於我在美術與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我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我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散藏在日本、美國等地的趙孟頫書畫墨跡,都被人們視作珍品妥善保存。我雖是宋朝人,但受到的隆恩卻是在元朝,忽必烈第一次接見我的時候,我還是個個英姿勃勃的年輕人,忽必烈說我像個神仙。在忽必烈時代我任兵部郎中,官居四品,忽必烈讓我進中書省供職,我婉言謝絕。在忽必烈重用桑哥殘害百姓的時候,我一方麵通過皇帝的侍從進言,要求皇上下詔免除百姓的苛捐雜稅,另一方麵鼓動禦前侍衛徹裏在忽必烈麵前揭露桑哥的罪行,終於讓桑哥原形畢露,認罪伏法。

在鐵穆耳時代,我官居從二品,到了愛育力拔力力八達當皇帝時,我官居從一品,這可以算得上畫家中的最高級別了,元仁宗讚揚我如李白,給予了我非同尋常的禮遇,讓我官居從一品,職位是翰林學士。我的藝術成就主要在書法和繪畫上,中國的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主要傳世書跡較多,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傳世畫跡有(1303)作《重江疊嶂圖》卷、元貞元年(1295)作《鵲華秋色》卷,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皇慶元年(1312)作《秋郊飲馬》卷,現藏故宮博物院。著有《鬆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

康有為曾說“勿學趙董流靡之輩”,他這樣說我大概是因為我是宋朝皇室成員卻在元朝做事吧?我呸,談到氣節,他沒資格說我,他又是什麼好鳥?也不過是清廷的一條走狗罷了!五十步笑百步!

2

盧世榮:我叫盧世榮,阿合馬被刺後,忽必烈的朝廷需要理財專家,我和召中書省官當著忽必烈的麵對如何理財的問題進行了廷辯,右丞相和禮霍孫等辯論失敗,均被罷官,世詛忽必烈重新起用安童為中書右丞相,以我為右丞,並以我所推薦的史樞為左丞,不魯迷失海牙、撒的迷失並為參知政事,前戶部尚書拜降為參儀中書省事。但是,我吹的牛皮太大了,當初許下的斂財目標一個也沒有兌現,而且拋開安童越權調撥錢糧和軍隊,結果讓監察禦史陳天樣上章彈劾了我,說我不僅過去有貪贓劣跡,而且執政後所奏行者多無成效,比如,始言能令鈔法如舊,鈔今愈虛;始言能令百物自賤,物今愈貴;始言課程增添三百萬錠,不取於民而能自辦,今卻迫脅諸路官司,勒令盡數包認,始言能令民皆快樂,凡今所為,無非敗法擾民之事,既及於民者,民已不堪其生,未及於民者,民又難為後慮。此外安童奏本,說我“不白丞相安童,擅支鈔二十萬錠;擅升六部為二品;不與樞密院議,調三行省萬二千人置濟州,委漕運使陳柔為萬戶管領”等。加給我的罪名越來越大,我也就隻有死路一條了,這年十一月,我被處死。

3、

桑哥:我叫桑哥,藏族人,曾在吐蕃宗教領袖八思巴手下做事,經八思巴的推薦下,我進入元朝做了主管吐蕃事務的官員。我會做生意,善於積斂錢財。且能說會道,因此而深得忽必烈賞識,所以在盧世榮被殺後任命,我做了主管財政的丞相,不僅如此,我大權獨攬,把丞相安童也排斥在決策權之外,安童因為反對我而要求辭職,但忽必烈寧肯用我而不用安童,為了重用我,不惜將有安童主持的中書省六部改為尚書省六部,架空了安童。忽必烈很欣賞我的政績,我的手下為了巴結我,提出要給我樹立功德碑,竟然被忽必烈批準,未蓋棺而論定,人活著就能獲得如此殊榮者,曆朝少見,但是我的最後下場卻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