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霧時代的護膚法則
時尚扮靚
隨著都市化進程的推進和科技的進步,人類的皮膚也曆經了好幾個頗具挑戰性的時代,和之前的甲醛時代和輻射時代相比,毒霧時代對護膚IQ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毒霧鎖城,你的皮膚還好嗎?
Chapter 1
毒霧鎖城,皮膚麵臨的三大“毒霧”
Chapter 2
驅逐毒霧的晴天方案
肌膚晴天方案1:重在防守減少PM2.5霧霾對皮膚的傷害
Where
PM2.5霧霾不僅出現在潮濕悶熱的夏天,由於供暖加強,冬季也是它瘋狂造次的季節。PM2.5霧霾一旦形成可以在空氣中持續3~5天,並且隨著風向奔襲數地,等同於一個裹挾著多種病菌和致癌物的黑魔王。
Why
PM2.5對皮膚的危害來自於它的攻襲頻率,不僅外出的時候必須直麵PM2.5,即便是在室內也逃不開它的魔掌。美國環境保護署多次試驗證明:室內空氣中的PM2.5可比室外高出數倍,吸煙、高溫烹飪、令周圍塑膠氣化的機器發熱元件等都能讓PM2.5住進你家。
How to do
清潔:跟著城市的節奏調整你的潔麵時間,如果可以的話中午12點以及晚餐前盡量都清潔一次麵部。選擇中性無皂質的潔麵產品,通過和水一起調和將皮表的顆粒物清除。
防護:PM2.5喜歡吸附在油脂豐富的表麵,因此選擇最外層的防護產品時最好是無油型。 PM2.5易堵塞毛孔,粉底粉質不好等同火上澆油, 微孔粉末的粉底能加強透氣性,令肌膚可以暢快呼吸。
修複:PM2.5在三種毒霧中毒性最強,主要攻擊的是皮脂膜不健全的肌膚。牛油果、角鯊烯、神經酰胺、亞麻籽等具有修補皮脂膜功效的成分適合PM2.5的修複工作。
肌膚晴天方案2:應變機製分時防禦光霧汙染
Where
光汙染雖然同樣致斑、引起衰老,但比紫外線更多了一層晝伏夜出的煩惱。不僅都市中白晝的反射光可怕,整夜高亮、恍如白晝的霓虹和射燈也會令肌膚生物鍾打亂,全然“忘記”了自我修複。
Why
光霧會令肌膚“失憶”,負責感應光線的皮膚細胞誤認為“仍是白天”,向黑色素細胞發出指令,致使即便到了夜晚,黑色素仍然過度活躍,繼而導致肌膚出現各種各樣的雜斑。
How to do
清潔:對抗光汙染的清潔以鎮定為主,優先選擇能鎮定黑色素的成分,例如洋甘菊、甘草、煙酰胺等。如果你生活在玻璃幕牆圍繞的街區,坐的位置距離玻璃外牆不超過1米遠,都應該特別注意皮膚的清潔。
防護:選擇外用防護產品時(包括日霜),注意不要選到光敏成分(例如>7%的熊果苷、白芷、曲酸以及高濃度的檸檬、佛手柑等柑橘類精油成分)。夜間必須用到照明設備時,需適度調低亮度,不要讓肌膚曝露在強烈的光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