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星雲禪話(1 / 1)

星雲禪話

商旅

作者:星雲大師

本味

禪門曹洞宗的開山之祖洞山良價禪師,向來以溫和敦厚的語言來教誨學僧,讓學僧們慢慢參究,而漸次達到心地光明的境地。

有一天,洞山良價禪師的弟子雲居道膺,頂著大太陽在後院裏忙碌地做醬,洞山良價禪師恰巧從旁邊走過,問道:“你在做什麼呀?”

雲居道膺禪師恭敬地回答:“老師,我正在做醬呢!”

洞山良價禪師接著問:“你說你在做醬,那麼你在醬缸裏要放多少的鹽巴呢?”

雲居道膺禪師回答:“我斟酌材料的多寡,然後把鹽巴灑進去,這樣就可以了,並沒有一定要放多少啊!”

洞山良價禪師再追問:“那麼,這樣做出來的醬料,會是什麼樣的味道呢?”

雲居道膺禪師說:“就是這樣的滋味呀!”

洞山良價禪師聽了雲居道膺禪師的回答,點點頭,說:“確實,本味最好!”

每一位禪者都想找到自己的本來麵目,例如真如、自性、本體、佛心等,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找到其中的本源。洞山良價禪師與徒弟之間的對答告訴我們,隻要能從生活中、從飲食工作裏,體悟隻要本味、不計其他的奧妙,就能獲得尋找本來麵目的方法了。

我也可以為你忙

一次,佛光禪師問妙順學僧:“你來此學禪,已有12個秋冬,怎麼從來不向我問道呢?”妙順很謙恭:“老禪師每日忙碌,學僧實在不敢打擾。”

3年後,佛光禪師在路上偶遇妙順,他再問:“你參禪修道有沒有什麼問題?怎麼不來問我呢?”妙順禪僧的回答和3年前如出一轍:“老禪師很忙,學僧不敢隨便和您談話!”

又過了一年,妙順學僧經過佛光禪師的禪房時,禪師再次對妙順禪僧說:“我今天有空,請進來禪室談談禪道。”妙順禪僧趕緊合掌作禮,說:“老禪師,您忙吧,我怎麼敢占用您老人家的時間呢?”

佛光禪師知道妙順禪僧過分謙虛,不敢直下承擔,決定采取主動手段。又一次遇到妙順禪僧時,他說:“學道參禪,要不斷地參究,你為何老是不來向我問道呢?”

妙順禪僧的回答還是一樣:“老禪師您很忙,學僧不便打擾。”禪師大聲喝道:“忙,忙,究竟為誰在忙呢?我也可以為你而忙!”

有人太顧念自己,不顧念別人,一點小事就再三煩人;有人卻太顧念別人,最後錯失機會。禪的本來麵目,就是直下承擔。當吃飯時吃飯,當修道時修道,發問時要問得確實,回答時要答得肯定,不可在似是而非裏轉來轉去。

修道途中,自己要勇敢、要承擔,不可拖延。我可以為你忙,你為何不要我幫忙呢?人我之間的距離很奇妙,有時無需分得那麼清楚。禪機有時隻有一刻,不必客氣,遇上就直下承擔吧!

最具魅力

唐一位女施主家境富有,不論財富、地位、能力、權力抑或美貌,都沒人能與之相比。可沒有一個人喜歡和她交談,她不快樂,每天鬱鬱寡歡,隻得去請教無德禪師,詢問如何才能具有魅力,贏得別人的喜愛。

無德禪師告訴她:“如果你能隨時隨地和各種人相處、合作,和別人一樣有慈悲的胸懷,講一些禪話、聽一些禪音、做一些禪事、用一些禪心,就能成為有魅力的人了。”

女施主問:“什麼話才叫做禪話呢?”“所謂禪話,就是要說別人歡喜聽的話、說真實的話、說謙虛的話、說幽默的話、說利人的話。”

“禪音又怎麼聽呢?”“禪音就是要化一切音聲為微妙的聲音,把辱罵的聲音轉為慈悲的聲音,把毀謗的聲音轉為鼓勵的聲音,對哭鬧聲、粗聲、醜聲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禪音。”

“禪事該怎麼去做呢?”“禪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務的事,合乎佛法而有益於社會、國家、人間的事。”

“禪心又是怎樣用的呢?”“禪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聖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此後一改富家驕氣,不再誇耀自己的財富,也不再自恃美麗、盛氣淩人,轉而待人謙恭有禮,體恤關懷。很快地,大家都喜歡她、親近她、讚美她,她果真成為了最有魅力的女施主。

禪不是理論,禪是生活。有了禪心、禪事、禪音、禪話,就能夠自他歡喜,所到之處,大家都樂意親近。有了禪,在人人尊,在處處貴,有禪的人生,前途是無往不利的。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誌開上人出家。為臨濟第48代傳人。星雲大師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餘人,全球信眾則有數百萬之眾。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於五大洲成立170餘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