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古巷
美文臻萃
作者:遊萬裏
一條古巷,橫亙在村莊。古巷兩邊有小渠,終年流水潺潺。
二十多年前的一個深秋,母親從遠方來到這裏,在歡樂的鑼鼓聲中穿過了這條古巷。來到了一戶貧困的人家。父親滿是歡喜,撥開峭寒,牽著母親的手,兩人步入了婚姻的暖巢。那一天的母親,是美麗的新娘。
在這旮旯鄉村,母親是巷子裏一道風景。每當人們投來讚許的目光,母親總是莞爾一笑。古巷每天人來人往,忽然有一天父親走出了這條古巷。去了那遙遠的遠方,母親送父親,在巷口的大青石上,母親的眼光被拉得老長。
母親獨自扛起了一個家,一間破舊的小屋充溢著滿滿的暖意。每天清晨,母親踩著雞鳴狗吠而出。夜晚踏著月光而歸。此時我是一隻孤獨的貓,蜷在長滿青苔的牆角。母親望著我,滿眼皆是憐愛。
這條巷子我每天都會進進出出。讀書,放牛,然後歸家。最值得期待的日子莫過於母親趕集的日子,我一路跟攆出去,直到那塊光滑的大青石邊。母親說,在家要聽話。我回來給你帶好吃的東西。於是我便不再鬧了,溫順得如一頭小羔羊。母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終究嵌進了山巒。
傍晚,夕陽收起。我便在路邊等候著母親,眼光始終不離開路口的位置。母親來了,熟悉的身影如蝸牛般緩緩移動著。小小的背簍裏滿是生活用品,還有我的一件格子新衣。母親牽著我的手,穿巷,歸家。
我向來是個貪嘴的頑劣小子,往往都是快把吃的東西解決完的時候,我才想起母親。這時的母親卻不在家了,我忙追尋出去。母親手拿鐮刀,背著背簍正在走出巷子。我知道,母親除了養我之外,還有一群憨態可掬的小豬仔。
日子如白駒過隙,平常的古巷。來往的人們皆談論著莊稼以及牛羊。隻有在年關的時候,團圓的氛圍讓人們的臉上都掛滿了或多或少的笑容。言語的主題盡是歸家。這些時候,巷口總是站滿了人,有老人、小孩、還有年輕的母親們。大家擠在一塊,溫情驅散著寒風。每歸來一人,便有一種歡呼。年少的我自然不懂等待的真正的含義,我隻知道在這等待有糖果吃。大大的糖果,添上一口,便是幸福。
父親姍姍來遲,在倦鳥歸巢的時候。爽朗的笑聲,衝擊著我的耳膜,讓我為之一振。父親用粗大的手掌,揣摩我的臉頰。母親迎上去接過行李,我挑了一包小的。父母走在前麵,看著他們的背影,我覺得所謂的“天生一對,地造一雙”的美談也就不過如此。他們的日子以生計為主題,以子女的為中心。沒有花前月下,沒有卿卿我我。有的隻是相濡以沫。父母走得極其緩慢,相互傾訴柔腸。隻可惜此時的我不能夠全然讀懂他們的故事。我隻依稀地聽見,父親說今年外邊的活多,隻要肯幹,就有掙不完的錢。母親說,賣了兩頭豬,家裏明年的開銷應該不成問題……這些時候我肚子開始鬧騰了起來。第一次覺得這巷子真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