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之下男裝就比較乏味,不管潮流與時俱進得蛻變,潮來浪去之間,男裝的設計上很難擺脫一些既定的偏見、和固有的潛規則,尤其是實際商業取向的服飾就更為保守,他代言過許多品牌各個季節的時裝,單論正裝而言,無非就是不同版型、不同長短的襯衣和西裝,頂多在配件和鞋襪上作變化。
在這個陰盛陽衰的產業裏,男模的需求其實比想像中少之又少,而要打響知名度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搬上國際時裝舞台,亞洲區的模特兒就更沉寂了,遑論是被歧視的男性,去年某知名男性雜誌邀請了全球最大勢的三十二名男Modal拍攝封麵,其中身為亞洲人的超模居然隻有一名。
演藝圈永遠是愛慕虛榮的年輕族群心生向往的生活,是初生之犢心中的朱砂痣,卻把所有失敗的人拍成蚊子血。
圈子裏想往模特兒發展的人很多,也一點都不難,但相對而言,這個行業的替換率永遠是殘酷的,沒有誰不能取代誰,這是供需法則,而且永遠令人向往,所有從來不會缺乏人才。
除非,有一個除非,就是竄紅的速度要比替換率更飛速。
當年才二十歲的他,仗著先天的一點基礎優勢,就以為能橫著走,公司跟他簽約後他就立刻休學,以為不用多久就會紅遍全國大小城鄉,卻沒預料到其實他所領到的薪水連養活自己都有困難,不僅酬庸不高,工作不穩定,而且新鮮期很快就過了,之後又發生了一些事。
淺而易見,模特兒界雖然時時刻刻都在蓬勃發展,但真正要以模特兒的身分登上演藝圈的頂端,現實窒礙難行。
成為模特兒最直觀的條件就是臉型和身材,然而最不缺的東西也是這兩項,再來就是個人辨識度跟時尚魅力,但很多時候,這些都比不上知名度。
大部分廠商找代言相較選擇一位優秀專業的模特兒,寧可選擇廣受大眾青睞的演員或歌手這些所謂家喻戶曉的明星,隻能說國內的時尚產業還沒有蓬勃發展到能培育出專業的超模。
一般人會關注嚴莉亞和寬恒這對古裝界的銀幕情侶在去年底終成眷屬,卻沒有人知道當時還是兩三線專職模特兒的他,在接觸電影和電視圈打響知名度之前,曾經到試鏡上新加坡的時裝周為Dior走過秀。
簡單來講,要單靠模特兒成為一線的明星,在國內的演藝圈幾乎不可能。
經曆過一次慘痛的失敗經驗,薑城霜認清了現今模特界的生態,他深刻覺悟到如果要靠模特的身分闖出一片天下,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他卷土重來,換了一個名字重新出道。
自此後他不再設限自己的工作領域,他要做更多的功課,下更多的功夫,才拿駕馭跨領域的表演和工作,畢竟平麵拍攝或伸展台走秀,跟在電視機上跑跑跳跳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這條背離初衷的不歸路卻意外讓他功成名就,也正因為他擁抱了名與利的巔峰,所以現在才是他回歸夢想最恰當的時機,他要登上國際舞台,走上時裝周的伸展台。
BanjiRizzo這禦用模特兒的位置他要定了,但誰說他一定要依靠薄玉羅。
在時尚圈薄總監或許獨攬大權,但在這肮髒混亂的演藝圈,神通廣大的又豈止他一個,碰巧他就熟識幾個愛濫用老爸權勢的紈絝二代。(他自己可是不靠爸的清流子弟,哼。)
在經過海晴娛樂總公司的正門口時,薑城霜一飆油門,呼蕭而過,同時耳機接通了習家三少爺的電話。
“喂,城,過來不。”習祖彤浪蕩的聲音沙啞的像隻泡在酒池裏的鴨子:“我家正在、嗝……”他不正經的笑了兩聲,嘶啞道:“pa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