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尋找政績(1 / 1)

兩位轉運使大人在衡州小住了幾日,除了吃喝睡,就是到處閑逛,完全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張齊賢心中非常清楚,這兩位大人是在暗地裏查他和鄭鹹熙的底,想揪他們的小辮子。雖然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但是張齊賢仍然覺得心裏不舒服。特別是兩位大人並不是那種清明幹練的官員,故而徒增了張齊賢心中的不快。

張齊賢作為下級,不好隨意評論上級,隻得做出一副不在乎的模樣,任憑上級去查了。

鄭鹹熙借著處理公務的場合,提醒張齊賢道:“這幾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也查不出什麼過錯,自然會主動離開的。”

張齊賢抿了一口茶,說:“這可未必,前幾日本官掉換了幾個鋪兵頭兒,其中就有許大人的家丁,恐怕他是心中不快,非要有意為難一下了。他們的眼光,肯定盯在做了多少政績上吧。”

鄭鹹熙歎道:“走一步,看一步吧。你我都是替陛下效命,替黎明百姓做主,無愧於心即可。”

張齊賢笑道:“鄭大人說的好,無愧於心!本官定要多做幾件有政績的事情,讓人開開眼界。”麵上雖是釋然狀,心中卻依然有些不甘。這是與度量無關的原則問題。

“大人,曹衍曹公求見大人,不知是否方便喚他進來。”徐滿腳步輕盈地走了過來,稟報道。

“是他?”張齊賢依然記得前段時間此公罵他的話,今日不請自來,真不知他要幹嘛,思忖片刻後,吩咐道:“請曹公到後廳中吧。”張齊賢心想,也許可以在曹衍身上找到一些建立功業的靈感。

鄭鹹熙打趣道:“本官還是在一旁陪同吧,萬一你們打起來,還有個替你們把門的人。”

“打起來?”徐滿聽了,麵露疑難之色,“大人,是請還是不請?”

張齊賢說:“鄭大人開玩笑的,本官怎會輕易出手呢。徐滿,快請,快請。”

後廳之中,鄭鹹熙、張齊賢、曹衍三人相互坐定了,衙役端上熱茶後,就退下了。

“不知曹公此來,所謂何事呢?”

“張大人,”曹衍麵帶愧疚之色道:“我今天來,是向您賠禮道歉的,都怪我不明事由,胡亂寫了一通。”曹衍說完,又很恭敬地向張齊賢拱手行了一禮。

“曹公這是為何?寫了什麼?”張齊賢裝作一個不知情者,說道:“若是本官何時得罪了你,還望曹公不要見外,本官定然不是有意為之。”

鄭鹹熙微微歎氣,原本有希望搓成的架打不成了。

“張大人真是度量大!我已經聽說了,張大人您將州衙官奴全部釋放了,此乃數百年最大的善政。”曹衍繼續麵帶羞愧道:“總之,我既然虧欠了大人,定要求大人您給個機會,讓我將這個人情還給大人。”

張齊賢正在愁著做出些成績,經曹衍這麼一提醒,其實政績早已經有了,隻是缺少了一個幫忙宣傳、說道的人。

“請喝茶。”張齊賢客氣道:“曹公言重了,你是我衡州不可多得的人才,重振文治武功,還需要像曹公你這樣的人多盡心盡力。”

曹衍聽了,精神振奮道:“我願為大人效犬馬之勞。”

“不敢,不敢。”張齊賢說完,目光掃向鄭鹹熙,手下則比劃了一個暗示的動作。

“哈哈……”鄭鹹熙會意,笑道:“曹公真是性情中人,想我衡州的確有一樁事情,需要曹公你這樣的人才幫忙。”

曹衍麵露驚喜之色道:“鄭大人但說無妨,我定當效力。”

鄭鹹熙說:“此乃美事一樁,本官與張大人正在籌劃要在衡陽縣建一處文廟,曹公你熟知先朝營造規製,想必定能幫上大忙。”

“正是此事。”張齊賢說道:“本官還在愁著如何找曹公你來出謀劃策,你卻自己來了,這就要緣分,非你不可。”

“好,就這麼說定了。”曹衍欣然加入到建設文廟的行列中。

張齊賢似乎了卻了一樁心事,興奮道:“有此佳績,誰見了都會稱讚不已的。”

好事來了一件,自然會來另一件。曹衍走後不久,京城方向又送來了一封文書,原來是皇帝陛下答應了張齊賢的請求,為水遞鋪夫減少一半的徭役。

“真是太好了!”張齊賢壓抑不住內心中的激動之情,將這個大好消息告訴了鄭鹹熙。

“又是一件替黎明百姓著想的善政,我們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將水遞鋪好好整頓一番了。”鄭鹹熙稱讚後,又煞有其事地說道:“張大人何不將此文書轉交給兩位轉運使大人瞧一瞧。”

“本官正有此意。”張齊賢已經可以想象到崔憲、許奇看到文書後,臉上的複雜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