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
中宣部等隆重舉行清明烈士公祭儀式
4月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民政部、總政治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隆重舉行清明烈士公祭儀式。2000多名烈士家屬、老戰士、學校師生、黨政機關幹部、駐石家莊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代表等社會各界人士參加公祭儀式,深切緬懷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的烈士。
(據新華網)
“重慶大轟炸”民間訴訟案在東京舉行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4月16日對“重慶大轟炸”受害者民間對日索賠訴訟案進行首次法庭證據調查。來自中國的2名原告和1名證人出庭。
這是2006年以來,東京地方法院第26次開庭審理相關訴訟案,也是計劃進行的5次法庭證據調查中的第一次。來自重慶市的粟遠奎、四川自貢市的羅淑琴以及北京大學曆史學教授徐勇分別作為原告和證人出庭。日本律師一瀨敬一郎出任原告律師。(據新華網)
南京公開183卷日軍暴行檔案
近日,南京市檔案館公布了一批形成於1937年至1947年的民國南京市政府檔案,該資料共183卷,詳細記載了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大屠殺慘案的罪惡事實和日軍侵占南京期間犯下的大量罪行。
據南京市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這批檔案分為大屠殺暴行、掩埋屍體、市民呈文、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設立慰安所等方麵,都是民國南京市政府留下來的。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後,這批檔案由市軍管會接收。
(據《北京日報》)
張學良隨從所攝淞滬抗戰照片首度公開
近日,蘇州藏家楊先生從美國買回萬餘張老照片,多為張學良美國籍隨從海嵐·裏昂在1935年至1941年間所攝。其中,近千張反映淞滬會戰激戰場景,另有數十張關於皇姑屯事件以及東京審判的照片。照片拍攝者海嵐·裏昂1934年來到上海,曾擔任張學良專機副駕,後成為張學良的親隨。(據《蘇州日報》)
桃花嶺戰鬥紀念碑揭碑
近日,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桃花嶺戰鬥紀念碑揭碑儀式在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金沙嶴村、慈溪龍山河頭村、鎮海九龍湖村三地交界的桃花嶺上舉行。70年前,新四軍浙東縱隊在這裏進行了一次重要戰鬥,依靠三北地區老百姓,重創日偽軍,使新四軍轉危為安,重新打開了局麵。(據《寧波晚報》)
湖南茶陵發現一處大型抗戰遺址
日前,湖南省茶陵縣東陽湖景區青鬆嶺(又名苟子潭)發現一處大規模抗戰遺址。這處位於山坡上的遺址,包括十餘處抗日戰壕、一處指揮所,延綿5公裏。
據茶陵縣誌記載,1944年8月,國民革命軍第44軍在青鬆嶺阻擊日軍,大獲全勝。當時,44軍在東陽湖的八角寨地段建立了第一道防線,在青鬆嶺地段建立了第二道防線,在夏樂地段建立了第三道防線。(據《湖南日報》)
民國外交檔案、孫中山演講唱片等曆史文物在廣州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