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手放在左腳兩旁,左腳向後移動,腳跟不離地,伸直膝蓋,頭放入雙手內側,吸氣,抬高腰部,身體呈金字塔狀;吐氣,背部凹下,調整呼吸。
7.吸氣,中心向前移動,彎曲肘部,雙膝、胸部、下巴貼地,調整呼吸。
8.吸氣,腳尖伸直,雙腳腳跟並攏,恥骨壓在地板上,肩不可上抬;吐氣,上身後仰,雙眼望向後方天花板,調整呼吸。
9.然後換另一側從第8式向第1式重新練習一遍。
【練習功效】增加身體的柔軟度,舒筋活絡,促進氣血循行,增強抵抗力,調節腎髒功能,刺激內分泌係統,提高性功能,達到補腎壯陽之功。
輪式
腎虛者頭發易早白、腰背易酸痛、腹部易脹氣、容顏易早衰,而這套輪式瑜伽非常受歡迎,但難度相對大一點,初學者可在專人的幫助下練習。
【練習步驟】
1.仰臥,全身放鬆,雙腿稍分開並伸直,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2.屈膝,雙腳收回,腳跟盡量靠近臀部,抬起雙臂,屈肘,置於頭部兩側,掌心貼地,指尖指向肩膀。
3.吸氣,手臂用力著地,腰、臀部盡量上抬,頭頂點地。
4.吐氣,手臂伸直,腰部盡量抬高,視線看向後方地板,腳盡量靠近頭部,調整呼吸。
【練習功效】這一套動作有利於疏通全身的氣血,並按摩了腰、背與腹部,並調整了呼吸,給腎髒注入了充足的營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補腎壯陽、益精填髓等作用,對須發早白、老年人便秘、腰背疼痛等不適均有緩解功效。
女人養肝這邊看
伸懶腰
來醫院就診的女性不乏身材玲瓏有致型,但體態卻僵硬如木偶,臉色也晦暗失色,有些連發質看起來都幹枯發黃。從養生的角度看,這其實多半是平時不注重養肝造成的結果。古人有雲:“在體合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可見,肝若不好,人的筋骨必定會變得不靈活,連雙眼、指甲等都會呈現不健康的狀態。反之亦然,所以想要養肝,平日裏應時常活動活動筋骨,其中伸懶腰就是既簡單又養肝的保健方式之一。
清晨剛剛睡醒,坐在床上,使勁伸一伸懶腰,神清氣爽的感覺油然而生;工作勞累了一上午或一下午,站起身伸伸懶腰,身心舒暢的感覺湧上心頭。其實,這是人體自我保健的一種條件反射,也是保養肝髒的一種方式。清代馬齊所著的《陸地仙經》中有雲:“托踏應無病,三眠魂自安。”其中的“托踏應無病”就是指兩手盡量上托、兩腳使勁踏地,屏住呼吸至憋不住再慢慢呼氣。後人認為,這個動作就相當於使勁伸懶腰,特別適合勤奮工作又疏於運動的上班族養肝之用。
經過一夜的睡眠或身體感到疲乏時,伸伸懶腰可使四肢舒展、腰腹展開,有利於加強血液循環、舒展經絡關節、振奮精神,促進或激發肝髒機能。腦力勞動者更得經常伸懶腰,有利於消除疲勞、舒緩緊張,並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肝髒排毒。
彭醫師健康箴言 春養肝,伸懶腰
中醫認為,春宜養肝,其中最簡單的方法當屬伸懶腰。這一動作最好在每日清晨與用餐後練習。正確方法為:自然站立,雙臂張開盡量向後擴展;頭後仰,身體挺直,張嘴深深地打哈欠;再吸氣,屏住呼吸後再吐氣。
伸臂翻掌轉腰操
肝藏血,女子以肝為本,然而女人最容易失掉的就是血,太過操勞,保養不慎,肝易受損而落下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紅樓夢》裏爭強好勝的王熙鳳也逃不出婦科病的困擾,“上個月行了經之後,這一個月,竟瀝瀝地沒有止住”,這是為什呢?曹雪芹認為她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確,王熙鳳一生爭強好勝,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每次遇到事情都藏在心裏並用某些不正當手段來擺平,做人玲瓏八麵,最終使得氣鬱結於心而肝髒受損、肝經堵塞。王熙鳳這樣的女強人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再少數,商界、政界等處處可見英姿颯爽的女性,家裏家外兩手抓,工作、家庭兩座大山壓得她們喘不上氣,婦科病高發,而且日漸低齡化。所以女性日常保健變得越來越重要,養肝更是首當其衝。
彭醫師健康箴言 伸臂+翻掌+轉腰,養肝效果好
養肝重在保證肝血充足、肝氣循行順暢,進而強化肝髒的疏泄功能,促進肝髒的健康,而伸臂、翻掌、轉腰等動作在一定程度上則發揮了養肝護肝之作用,並有助於肝藏血、肝主疏泄等。
【練習步驟】
1.按掌轉腰:端坐,兩腿分開,兩手掌重疊向兩腿下按,兩臂伸直,略用力,身體緩緩向左右轉動3~5次。
2.伸臂翻掌:端坐,兩手相握,屈肘置於胸前,用力向左右方向拉,反複做3~5次,然後兩手在胸前前後翻掌5~6次。
【練習功效】這兩套動作使肢體、腰背用力,發揮著行氣血、動關節、通經絡的作用,而且肝經循環於兩側肋部,經常做一做這兩套動作有助於保證肝經氣血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