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伏羲的女兒宓妃,因眷戀洛河兩岸的景色而住於洛水之溿,後失足溺水而亡,從此後兩岸風調雨順,人壽年豐。
再後來因為一代女皇武則天加封洛河為神河,尊宓妃為天中皇後,所以洛河和天中皇後宓妃的名氣便響譽天下,洛河兩岸的百姓尊宓妃為洛神,修築廟宇供奉,及此,洛神便盛極一時,真可謂:“影堂香火長相續,應得人來禮拜多。”
再後來,洛神的傳說越加神奇,不僅能在洛河兩岸遭遇天災時化沙為糧救濟百姓。而且能在百姓遭受貪官汙吏強征暴斂時除暴安良,申張正義。
總之,洛神宓妃成了洛河兩岸百姓心中的信養,信奉的無比虔誠。
然而在大漢太子劉承義正式繼位後,朝廷突然下令,砸毀了洛河兩岸大大小小所有的洛神廟,皇帝頒布聖旨,嚴禁所有涉及洛神宓妃的行為和言論,一旦查獲此等行為,不光是人頭落地,還要抄家滅族。
如此嚴厲的禁令一出,兩岸百姓人人自危,洛神宓妃也慢慢跌落了凡塵。
但依然有很多狂熱的信徒私自悄悄供奉洛神宓妃,朝廷四處緝捕,一時間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洛水鎮的葉員外也是狂熱信徒中的一份子,請路過洛水鎮的一個外鄉人打造了一間密室,悄悄供奉起洛神宓妃,他很幸運,平平安安的虔誠供奉了十幾年。
他本是洛水鎮普普通通的一個漁夫,打小父母雙亡,在三十歲時才好不容易娶了一房媳婦。有一次媳婦得了重病,臥床不起,鎮上的郎中均束手無策,他隻好去縣裏請醫道高明點的郎中。
可在去縣裏的途中,卻遇上了惡匪剪徑,聲稱讓他留下買路錢。他當然不肯,懷中的銀子可是四處借來給妻子治病的救命錢。
惡匪的回應肯定當然是殺人越貨,但他卻沒有死,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打跑了惡匪救了他,女子施恩不求回報,隻希望他平時在洛神廟中多上柱香而已,當然那時的洛神還沒有被封禁。
再後來,他在一個傍晚在洛神廟進香時意外的撿到了一個棄嬰,說來也巧,娶妻多年的他並無子女,這也算解開了他壓抑許久的心結。
有了兒子,就不能像以前一樣混吃等死,心氣高了,幹什麼也都能成了,慢慢的漁夫就變成了葉員外。
他把這一切都歸功於自己的虔誠感動了洛神,救了他性命的女子當然就是洛神的化身。
轉眼間,十八年過去了,當年被遺棄在洛神廟的嬰兒已成為一個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可謂是:“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不僅出落的一表人才,更是文武雙全,文從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前尚書令柳鈺,武習於柳鈺的貼身護衛陸羽。文可定國,武能安邦。
而他的名字,則是根據他被撿回時身上的的信物而來,起名葉知秋。當然,他是撿回來的這件事,他並不知情,葉員外也並不想告訴他。
葉知秋十五歲時兩位師父就離開了洛水鎮,因為柳鈺官複原職了,作為護衛,陸羽也跟著去了京城。
一個貴為宰相的人會來洛水鎮這種小地方,並且還倒趕著收八歲的葉知秋為徒,這種事換誰也想不通,葉知秋曾問過柳鈺,但柳鈺總是笑著說是來養生的,看他聰明伶俐才收為關門弟子的。
葉知秋很是懷疑,但老師不肯說,他也不能強問,也許,這真的是巧合。
這幾天的葉府上下修葺一新,因為葉員外為兒子澤定了一門親事,今天是納征之日,女方是葉知秋從小的玩伴李瑩瑩,也算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而李家也是洛水鎮的大戶人家,祖傳的家業宗華酒樓算是洛水鎮這小地方最高檔最好的酒樓。
可令葉家和葉知秋措手不及的是,李家盡然悔婚了,派人加倍送還了葉家求聘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