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中的戰鬥進入白熱化,這一戰確實是驚天動地,米老頭和鄭磐石兩人不但是內力深厚之輩,而且招式也是精巧無比,一時間竟然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擊敗誰,爭鬥進入了相持階段,場外眾多觀戰之人俱是被深深的吸引住了注意力,就連那些參與賭博的人也再沒人說話,全部聚精會神的盯著這場足以載入武林史冊的大戰。
……
“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這句話從來都不是一個偽命題,很多人在看到別人勝利後的風光和風采的同時,卻不願去想別人在成功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代價,所以這些人大多成為了失敗者。
就拿葉知秋來說,在戰勝蛟龍尊者的背後,付出的代價也不小,他感覺到一陣火辣辣的疼痛感從後背傳遍全身,應該是受了不小的外傷。除此之外,五髒六腑也是受到內傷,要知道蛟龍尊者盛怒之下的一摔,衝擊力絕對不容小覷。
自從下場打坐調息後,葉知秋便進入了空靈狀態,運轉體內內力,從小周天到大周天,逐步調息著被蛟龍尊者重摔之下五髒六腑所受的衝擊和背上的外傷,所以對於場上米老頭和鄭磐石的對決,他是渾然不知。
待到他調息完畢,感覺除了背上的外傷一時難以痊愈外,體內受到的衝擊便慢慢消失了。
這一切,多虧他繼承了師父福壽老丐幾十年的內力,才能護住了心脈,才能恢複的如此之快。
所以當葉知秋恢複過來後,先想到的是不知道師父福壽老丐如今在丐幫怎麼樣了,他沒有了功力,在封鳴當選了丐幫幫主的情況下恐怕日子並不好過。
不僅僅是福壽老丐,需要葉知秋關心的人實在太多,養父養母還在天牢中,親生父母更是不得而知,師姐楊紫衣下落不明,留在洛水鎮的未婚妻李瑩瑩不知道有沒有因為他除掉江任父子而受到牽連,還有他的啟蒙恩師柳鈺和陸羽也不知道在京城怎麼樣了。
這些葉知秋以前在閑暇的時候就想過,有時候他都覺得自己有點力不從心,不過他從未失去勇氣與決心,他相信總有一天,他要逐個為這些曾經關心愛護過他的人解決掉所有的麻煩。
但眼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白馬寺的危機,所以他很快就將思緒拉回到了現實,舉目望向場中的戰況,不看不知道,這一看差點驚掉了眼珠子。
葉知秋從來沒想過米老頭對付鄭磐石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一直以來,他絕對相信米老頭戰勝鄭磐石應該不在話下,能不能輕而易舉不敢說,但取勝一定是遲早的事情。
葉知秋之所以對米老頭如此有信心,那是因為,第一,在來洛陽的路上,他了解到米老頭在這消失的十幾二十年可沒少下苦功,其功力已經到了深不可測的程度。第二,雖然在君山丐幫大會上鄭磐石沒怎麼顯露功力,但從師父福壽老丐口中了解到丐幫四大長老的功力應該在伯仲之間,自己繼承了師父福壽老丐幾十年全部的功力,但他覺得和米老頭相比,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綜合以上兩點,葉知秋才會一直認為米老頭對付鄭磐石應該問題不大,所以才會想出以田忌賽馬的方式和謝龍進行這場關係著白馬寺鎮寺之寶的比武賭局。
但以現在場中的戰況來看,葉知秋覺得並不是自己高估了米老頭的功力,而是師父福壽老丐嚴重低估了鄭磐石的功力,才會誤導了自己,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葉知秋隻能感歎:“這鄭磐石真是高人不露相啊!”
葉知秋之所以如此的吃驚,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歎,那是因為,此時場中米老頭和鄭磐石的比拚依然未分勝負,兩人在僵持不下卻都想取得勝利的情況下,竟然選擇了互拚內力,但這種互拚卻並不是那種一眼就能看出高低的對掌,而是選擇了所有武林人士在和對手比試時不會輕易運用的方式,隻見兩人相對而立,四隻手掌相互緊緊的貼在一起,兩人都是須發皆張,衣衫微微鼓起,頭頂冒著絲絲白氣,已到了不死不休的險境。
這種比拚方式,誰也不敢率先撤出掌力,因為有一方率先撤掌,那麼對方就會趁機全力一擊,另一方則是不死即殘。所以才說這是一種不死不休的比拚方式,直到有一方內力不濟,倒下為止。
但是若遇到兩個內力相當的人比拚,到最後的結局就會是兩敗俱傷,內力耗盡之時,也就意味著悲劇的發生。若要破解這種僵局,那就是比拚的兩人神識達到一致,且在相互信任的情況下同時撤出掌力,但一般情況下既然是對手,相互信任的幾率實在是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