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應自始至終保持勻速,也就是說,從剛開始起步到跑步結束,步伐和節奏都應當保持一致,如果不知道應該如何掌握,可以用說話的方法來測定:一般以邊跑邊與人輕鬆交談為宜。如果慢跑過程中有喘粗氣、麵紅耳赤、大口呼吸等情況,說明慢跑速度太快,應適當減慢跑步的速度,並在不斷調整中找到最合適的慢跑速度。
【健運脾胃,通脈又化痰】
善用藥材,除濕化痰
痰濕體質的人最明顯的外部特征就是肥胖,而肥胖本身就是某些疾病的早期信號,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等症狀。有些痰濕體質的人表麵看上去並不是特別胖,但是肚子卻很大,這跟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素問·奇病論》中已經明確地從行為方式上闡述消渴:“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所以,對痰濕體質的人來說,除了要選對藥材,更要嚴格遵守良好規律的作息習慣。
對痰濕體質的人來說,飲食和運動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痰濕體質的人脾胃功能失調,容易導致水濕在體內聚積,痰就是脾運化水濕的功能失調後所產生的一種病理產物。中醫認為,肥胖者多痰濕,而肥胖更加容易造成不孕,可以服用萊菔粥。取萊菔子15克,粳米50克,用粳米煮粥,待粥八成熟時放入萊菔子,煮至粥成,可用白糖調味。此粥能夠達到下氣化痰的作用,可以作為主食服用。
痰濕體質者平日飲食中,應當選擇一些健脾利濕、溫燥化痰的食物,而更重要的是,痰濕體質者還必須戒除肥甘厚味的食物,並且最忌諱暴飲暴食和狼吞虎咽,因為這會增加脾胃負擔,加重痰濕。
因此,痰濕體質的人可以服用薏苡仁粥或者是芡實蓮子薏苡仁湯,因為薏苡仁有利濕健脾的功效,既是常用的中藥,又是常吃的食物,能夠達到很好的療效。
【保健推拿除痰濕】
中脘穴——胃的“靈魂之穴”
痰濕體質多為脾胃功能失調,故而使得體內食物不能正常運化,鬱積停留在腸胃之內,形成痰濕。中脘穴位於人體肚臍之上10厘米處,與腸178第九章痰濕體質多痰族,養生重在通氣血祛濕痰胃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係,而且它是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督之彙,是胃的“靈魂之穴”。因此,按摩刺激此穴位能夠幫助人體改變脾虛現象,恢複脾胃功能,從而治療因脾胃功能失調引起的各種疾病。
水分穴排除多餘水分,幫助腸胃蠕動
水分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肚臍以上大約2.5厘米處,為任脈重要穴位之一。此穴位避免水腫,並且可以幫助腸胃蠕動,而且還能夠鍛煉腹肌,避免小腹突出,治療痰濕體質引起的小肚肥胖症。
神闕穴調理脾胃
刺激神闕穴可溫補脾腎,回陽救逆,調理脾胃,理腸止瀉,而且還能夠溫經通絡,祛風除濕,調和氣,調補衝任。此穴能幫助痰濕體質者恢複脾胃功能,從而正常運化體內津液,且有利於祛除因痰濕累積引起的小肚鼓起。
關元穴培元固本
關元穴位於腹部下方正中處,臍中下5厘米處,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按摩此穴。多用於治療泌尿、生殖係統疾患。現代研究發現:痰濕體質者多因胃腸消化功能失調,故而引起脾胃虛弱,元氣虧損,四肢無力。如果按揉和震顫關元穴,並且刺激神闕穴位、中脘穴位,即可恢複脾胃功能,幫助腸胃消化食物,排出體內垃圾。刺激此穴位常用的手法是按揉法或震顫法,即用雙手交叉重疊,然後將手掌心置於關元穴位處,稍加壓力,快度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感覺局部酸脹即可。
豐隆穴推拿調痰濕,祛脂減肥益健康
為什麼豐隆穴可以祛痰呢?因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腎三髒有關,古有“脾為生痰之源”、“脾無留濕不生痰”的說法,豐隆穴是足陽明胃之絡穴,又走於足太陰脾經,所以按此穴位可治脾胃二經疾患,可通調脾胃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