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以來,服用大劑量維生素的做法已經日益流行,但不容否認,多數人並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究竟需要補充哪些維生素?
毫無疑問,補充維生素的目的無外乎兩個:一是防病治病,二是保健養生。
為了防病治病而服用維生素,通常是“缺什麼補什麼”,目標是要達到有病治病、無病防病的目的。由於這時候補充維生素的劑量很小,一般不會出現維生素補充過量而引起的中毒及副作用。
為了保健養生而服用維生素,通常是“不管缺不缺都要補”,目標是要達到延緩衰老、美化皮膚的目的。這時候補充的維生素通常是大劑量,與肌體是否缺乏維生素有關,所以這種做法最容易遭致爭議。是否安全、是否有效果,就是爭論的中心話題。但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即使服用大劑量維生素並不絕對安全,但隻要注意掌握劑量,也可以把毒副作用降到最低。
醫學保健專家指出,除了膳食結構不合理、遵照醫囑需要補充維生素的人群以外,下列幾種對象也有相應補充維生素的要求,以利於防病保健。
抽煙的人
經常抽煙的人,血液中的維生素C含量要比不抽煙的人低。所以,經常抽煙的人每天至少應當服用1000毫克的維生素C。如果每天抽煙超過一包,服用維生素C的量還應當加倍,即每天補充2000毫克維生素C。
喝酒的人
酒精會消耗體內的B族維生素,所以,經常喝酒的人應當補充維生素B。如果每天至少喝3瓶啤酒、或者3杯葡萄酒、或者2杯白酒,那麼每天至少應當補充15~20毫克維生素B6.
老年人
醫學保健專家認為,65歲以上的老人每天需要1600IU(國際單位)的維生素A、300IU的維生素B1、50毫克的維生素B6、100~150毫克的維生素B12、1000毫克的維生素C。不過應當注意的是,老年人中多有心髒病,心髒病患者在服用維生素E時應遵醫囑。
肥胖者
過於肥胖的人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維生素C、25毫克的維生素B1、50毫克的維生素B2、25毫克的維生素B6、75毫克的維生素B12、5000IU的維生素A、100IU維生素D、100~200IU的維生素E。
體力勞動者
體力勞動者如果常年在室外工作,應當補充維生素C,以便於對日照不敏感。總的來說,他們每天需要補充2000毫克維生素C、20毫克維生素B1、25毫克維生素B6、50~75毫克維生素B12.
腦力勞動者
腦力勞動者常年在室內工作,運動量少,應當補充維生素E,以便於將氧氣輸入腦部。總的來說,他們每天需要補充30~40IU的維生素E、2000毫克的維生素C、400IU的維生素D、5000IU的維生素A。
服藥時別忘補充維生素
病人服藥時,一般都是遵醫囑用藥,不會想到在用藥的同時還要額外補充一些維生素,而這卻是很重要的。
例如,便秘的病人在服用緩瀉劑時,會使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量減少,丟失增多,同時影響小腸對維生素B2的吸收;
阿斯匹林會減少維生素C的腸內吸收,同時加快其排泄速度;
降血脂藥消膽胺,口服後與腸道內膽酸結合,從而使得脂溶性維生素A、D、E、K吸收減少;
服用激素類藥物會增加對維生素B6、C、D的需要量;
含高度不飽和n-3脂肪酸的海魚油,服用後在體內會引起氧化應激作用,增加維生素E的消耗;
另外還有一些藥物會降低食欲,從而導致病人口中出現怪味,覺得食物不可口,甚至感到惡心。
由於藥物而引起的維生素缺乏或需要量增加的原因很複雜,對此一定要注意在科學合理地選用各種藥物的同時,盡可能避免長期、大劑量地單獨使用某種幹擾維生素的藥物,同時補充相應的維生素,以保持體內正常的維生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