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開始於卵子受精,結束於胎兒及其附屬物的排出。這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在此期間孕婦各器官和係統均會發生很多奇妙變化,對營養物的需求也和平時有諸多區別。
因為胎兒發育需要通過胎盤從母體吸收各種營養物質如氨基酸、葡萄糖、少量遊離脂酸、酮體、各種維生素、必需的無機鹽以及水分。
要順利渡過這個階段,除了需要充足而合理的營養外,一些維生素元素更是不可或缺,它對孕婦的生理健康及胎兒發育的影響至關重要。
不過應當特別提醒的是,維生素雖然可以作為一種保健藥品,但是過量的維生素會對胎兒產生不可忽視的副作用。例如,長期大量地服用維生素C會導致流產;大量服用維生素A會導致嬰兒骨骼畸形、泌尿生殖係統缺損、硬齶豁裂;大量服用維生素E會導致胎兒大腦發育異常;大量服用維生素D會導致胎兒大動脈和牙齒發育出現問題。
維生素對妊娠期的影響
就各種維生素而言,無論是孕婦還是胎兒都不可或缺,否則就會造成孕婦營養不良,胎兒生長發育遲緩、發育不良,嚴重者會導致胎兒畸形和胎死腹中。
孕婦和胎兒對脂溶性維生素的需求
我們知道,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D、E、K等。由於胎盤的屏障作用,孕婦血漿中的脂溶性維生素運送給胎兒途中會受到一定限製,所以,胎兒血漿中的脂溶性維生素濃度不可能高於孕婦血漿中的濃度。
維生素A是維持機體抵抗力、防止夜盲症、促進生長的重要物質。孕婦一旦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胎兒早產和死產,增加產後感染機會。因此,孕婦對維生素A的需要量應當比平時高出30%~50%。
維生素D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孕婦應當大量補充的一種物質。可是最新研究發現,孕婦並不需要過多地補充維生素D和鈣,否則,反而會造成胎兒心髒瓣膜綜合征(supravd-syndrome),出生後的嬰兒肺動脈及主動脈狹窄,智商不高。
維生素E對孕婦的幫助極大,國外的產科醫生通常會對孕婦進行係統補充維生素E。因為孕婦一旦缺乏維生素E,會導致胎兒死亡或流產。
維生素K能夠促進肝合成凝血酶原,以及凝血因子Ⅶ、Ⅸ、Ⅹ。孕婦一旦缺乏維生素K,會造成新生兒嚴重的出血性疾病。所以,分娩前一周對孕婦進行維生素K肌肉注射,可以有效防止新生兒出血性疾病的發生。
從各種脂溶性維生素看,在整個懷孕過程中,維生素K的缺乏是最常見的。
孕婦和胎兒對水溶性維生素的需求
我們知道,水溶性維生素主要包括維生素B族、C等。由於水溶性維生素比較容易通過胎盤,所以,胎兒血漿中的水溶性維生素濃度完全可能高於孕婦血漿中的濃度。這是因為,一方麵,水溶性維生素易於通過胎盤;另一方麵,胎兒對水溶性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大。
維生素B主要參與糖、蛋白質、脂類代謝,預防神經炎和維持正常的組織功能。孕婦一旦缺乏維生素B,會增加子癇的發生率。
例如,孕婦一旦缺乏維生素B6(吡哆醇)會產生肌肉痙攣;一旦缺乏維生素B9容易導致妊娠貧血88.我們知道,維生素B9又叫葉酸,綠葉蔬菜中含量最豐富,而人體內不能合成,可見,多多食用新鮮蔬菜對孕婦是大有好處的。
維生素C主要增加孕婦對疾病的抵抗力,同時輔助治療一些過敏性、中毒性、傳染性疾病。
降低先兆性子癇的發病率
先兆性子癇是一種常見的妊娠並發症,在第一次妊娠的孕婦中,大約有1/10的機率會出現這種情況。
先兆性子癇的主要特點是高血壓和腿部腫脹。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先兆性子癇會發展成驚厥。
如果孕婦在妊娠後期或分娩後的第一周內出現癲癇發作,往往會導致致命性後果——請你選擇“保留”或“放棄”胎兒。而無論哪一種選擇,都會讓人萬分揪心和心痛。然而除此以外,目前還找不到其他藥物預防和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