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結子說:“我一直在找可以把寶貝傳下去的繼承人。這個,不一定就是我家裏的人。知識是人類的。人類的祖先是共同的。家人外人之說,是靈魂幼稚的人說的。你回去好好研究那本《經脈通》,其中有四個字,易人異能。你把這四個字,好好品味一下,就明白了。再說了,你不是外人。我早就是把你當我孫子看待了。”
這時,傭人進來。傭人是在門口台階上站了一會才進來的。
傭人自然是聽見了巴結子說的話。
“老爺。茶要換吧?”
耳靈麵前的茶基本上沒動,還是大半杯。巴結子家的傭人懂得泡茶的禮節,客人的茶杯裏不能水滿杯、滿杯表示要送客了,或者說成是攆走客人。
巴結子麵前的茶是隻紫砂杯。從外觀上看,這隻杯子有年頭了。
“你忙去吧。我們這裏,要添水,自己來。”巴結子的手指背向外彈了彈,意思是要傭人退下去。
耳靈起身,說:“師傅,我給您添茶水。”
巴結子用手捋著長的白胡須,笑嗬嗬地說:“好啊。好啊。”
耳靈提起放在茶幾下的一隻水瓶。感覺上,這是一隻笨重的水瓶,打開蓋子,瓶膽居然是紫砂做的。聽父親說過,巴結子隻喝用山泉燒開的水。
巴結子看著麵前的年輕人,笑盈盈地叮囑:“好好研究《經脈通》。這是一本有價值的書。”
耳靈自從得到《經脈通》後,回家把不多的字看了幾遍,卻是越看越糊塗,不亞於龍魂字符的天書,短時間內,根本就看不懂。寫這本書的人,書法一般,語言水平更一般,裏麵的句子有些讀不通。
耳靈今天過來,有另外一件事要辦,就是想請巴結子解說書中的一些要點,或者是指出書中的要點。
這時,就著巴結子的話題,耳靈給巴結子添了茶水後,退回座位上,從肩包裏拿出《經脈通》。
這本書還是用原先的黃緞子包的,隻是外麵又多了一個塑料拉鏈的小袋子。小袋子是透明的,一眼就讓人聯想到品牌飾品的內包裝袋。耳靈小心翼翼有把書從袋子裏拿出,打開包著書的黃緞子。就這樣,書同這兩樣包裝物一同放在茶幾上。
耳靈說:“師傅。這本書,我實在是看不懂。說起來難為情,我可是一個碩士研究生。”
巴結子笑了,沒去拿那本書,說:“這也就難為你了。告訴你實話。這本書,雖然是我家的祖傳物件,其實不是先祖寫的,據說呢,是一個遊醫的。遊醫為什麼把這本《經脈通》給巴家,沒人傳這樣的話下來。”
耳靈心想,這本書傳奇了,來路不明,內容難懂,難不成是本天書。這就怪異了。
巴結子說:“這要自己看的。看這本書,自己悟,就像看人生,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悟法。《經脈通》我也看了不少遍,有些弄懂了,有些到現在還是不懂。我也想過,不知道是寫這本書的人語文不好呢,還是有意為之。”
陡然,耳靈對這本書有了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說不上是敬畏還是其它的一種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