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腳步行是一項有益於中年男性健康的鍛煉方法。據醫學專家分析,足部以及下肢的一些疾病,例如筋膜炎、骨勞損、脛骨斷裂、壓縮性骨折、退行性關節炎、足跟骨刺以及腰椎錐體和椎間盤疾患等,均與常年穿鞋走路,極少有機會赤足活動有關。
常年穿鞋走路容易導致足部肌肉日漸退化,足底筋膜、韌帶鬆弛無力,足弓塌陷等生理缺陷。而脫去鞋襪赤腳步行,則能使腳底肌肉、筋膜、韌帶、穴位、神經末梢更多地接觸泥土、草地和各種凹凸不平的路麵,使足底的各個敏感區受到刺激,把信號傳入相應的內髒器官,從而調整人體全身功能,達到保健強身和輔助治療的目的。
在很多的公園和居民小區中,大多都設有專供人們赤腳步行鍛煉的鵝卵石路麵,為步行鍛煉提供了一定的環境和條件。赤腳步行的作用還可以從中醫經絡學中得到解釋。由於五髒六腑在腳趾上都有相應的反射點,堅持赤腳步行鍛煉,可以舒肝健脾、增進食欲、行氣利膽、溫腎固表,從而使腎氣充足、精力充沛、預防早衰、延年益壽。
赤腳步行的要求一般與散步大體相似,不同之處是要更加注意足部安全,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首先,根據實際天氣可以在泥地、草地、海灘、沙地、鵝卵石或人工路麵上鍛煉,在練習時應該盡量選擇沒有尖石、碎玻璃等異物的路麵;其次,開始鍛煉時速度不宜過快,如果足部出現不適,則應該適當減少步行距離。
健康課堂:
步行是人最基本的運動方式,也是最佳的運動方式之一。一個不經常運動的人如果每周步行20~30分鍾,堅持幾周,健康水平就能有大幅度提高。雖然步行不如慢跑消耗的能量多,但是一般可以堅持得更久一些,這樣也可以達到鍛煉的效果。長期步行的人受傷幾率比跑步者要小,而且居住在大城市的人還可以用步行來節省時間,現在交通堵塞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上下班時以步當車既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又免去塞車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