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伐髓丹(1 / 3)

王若涵看著葉楊,美眸裏充滿了驚喜,仔細將葉楊全身上下打量了個遍,王學國的精神狀態比起剛才好了不少,她自然看得出來,這決不是偶然,心裏麵越發覺得葉楊的不簡單。

《青囊書》是葉楊最大的底牌,單是這本曠世醫書的名頭,就足以讓無數醫者為之瘋狂,更何況上麵還有著許多失傳的古藥方,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想治好王學國的病情,憑著給王學國那張單子,隻能起到治標,而不能治本。

補氣,而不能養氣。

王學國的病情很罕見,全身的生機源源不斷的泄露出去,而他本身生機近乎幹涸,無論進多少補,都會丟失得一幹二淨。

隻有讓王學國全身煥發生機,他的病才算真正的治好。

要不是《青囊書》中正好有此病情的記載,葉楊恐怕也沒有辦法,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偶然。

給王學國的藥單,隻是一些補氣養血的藥,如果流傳出去,根本沒有任何價值,真正想治好王學國身上的病,唯有煉製一味丹藥。

煉丹一說,古時己有,將不同草藥的藥效濃縮在一顆丹丸上,治療效果遠比湯藥要好得多,而且攜帶收藏容易。

真正的煉丹術,早己經失傳了,現在的丹藥,無非是在幾味草藥,依照藥理強行揉合成一顆藥丸,遠不能和真正的煉丹術比擬。

在《青囊書》上,有著古時煉丹術的記載,無論火候還是時間,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這才是葉楊有把握治好王學國頑疾信心的根本所在。

“伯父,在這裏,有沒有哪個可靠的中藥鋪?”看向了王學國,葉楊摸了摸鼻尖,思量再三,這才出聲詢問道。

對於葉楊,王學國充滿了敬佩,雖然葉楊的年輕很輕,可他卻一點也不敢輕視,他知道葉楊會出現在這,多半是因為王若涵的關係。

如果王若涵能和葉楊在一起,倒也了結了他的一個心事。

不過他知道,現在不是想這個的時候,稍微沉吟了一下,便開口道:“在上都市,要說到可靠的中藥鋪,隻有同仁堂,那裏的藥也最全!”

王學國自然葉楊是為了治好自己的病,自然回答得很仔細,知無不言。

(同仁堂?)

記下了這個名字,葉楊便決定親自去看看,如果能找到其中幾味主藥,他也不用到處折騰,否則隻有麻煩家裏的老頭子了。

葉楊己經有好幾年沒有和老頭子聯係了,葉楊是他收養的,但他們的關係,卻顯得很古怪。

隻有事情,他們才會聯係,不然可以好幾年不打一個電話,簡直和陌生人沒有什麼兩樣。

雖然葉楊現在的實力早己不同日而語,但是如果對上家裏那個老頭子,他依然沒有絲毫信心,《青囊書》就是他傳給葉楊的,美名其曰:“執行任務時不被那麼容易就打死!”

也正是因為身上有著這本奇書,才讓葉楊在那血腥生涯中,一次又一次躲過死神的召喚,要不是有著《青囊書》,恐怕葉楊早就死了無數次。

搖了搖頭,將思緒丟在腦後,付了出租車錢,葉楊便己經到了同仁堂門口。

一連排木頭屜子,貼著泛黃的標簽,有的己經剝落,有好幾個還半開著,皆是形態各異的中草藥。

在門口處,同仁堂三個大字顯得古色古香,在櫃台處放著一個古銅香爐,一縷青煙嫋嫋而上,葉楊的鼻子何其靈敏,一下子就聞出來那是檀香的味道。

空氣中飄逸著一股中藥味,和檀香的味道一混合,給人一種寧神靜心的感覺。

在櫃台處,一個穿著白衣的少女,正在低頭稱量著草藥,一頭烏黑的青絲及肩,白嫩纖細的手指,在藥草中遊動,藥草拈起放下,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如同早春頂著露水的采茶姑娘,鍾其天地靈氣於一身。

就算是沒有看清楚白衣女子的臉,葉楊心裏依然震動了一下。

如果用火來形容瑪莉那個強勢的女人,那麼眼前這個女子就像是一池水,恬靜到讓人不忍心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