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荊州局麵一片大好(1 / 2)

“蒯良,軍師,城市襄陽,年齡44,忠誠72,仕期0年,士兵0,智力72,政治80,武力30,魅力58,陸指27,水指10,訓練0,士氣0。”

“伊籍,軍師,城市襄陽,年齡34,忠誠67,仕期0年,士兵0,智力84,政治80,武力21,魅力62,陸指72,水指72,訓練0,士氣0。”

朱衛通過三國遊戲係統的情報功能查看了蒯良、伊籍兩人的信息,他們的能力確實都還可以,相對而言伊籍的人物屬性果然要比蒯良更好一些,蒯良隻能為內政軍師,而伊籍卻是內政、軍事都具備屬性基礎。

同時,他們兩人的忠誠度也算是勉強可以,蒯良更多時候是為自己家族打算的,故而有這樣的忠誠度也是正常的,伊籍則是剛剛轉變的身份,估計這個忠誠度也是看到朱衛對他的態度才有的。

不過朱衛已經滿意了,要是他們兩個的忠誠度都隻有二十幾,三十幾,那才讓朱衛感覺難受呢,那時候朱衛就不知道該如何對付他們了。

畢竟忠誠度太低的話,就是完全不可信任的狀態,隨便來一點外來的壓力,他們就可能成為朱衛的內患,那可不是派人盯著他們就能搞定的。

再說他們又都是具有軍師級智力、政治水準的人物,哪怕是被人盯著,也未必不會在暗中搞什麼手段,真要是出了什麼事情,朱衛肯定也隻能是後知後覺了。

那樣的話,還不如找機會宰了才讓朱衛心頭能安穩。

不過現在他們一個是七十多,一個是六十五以上的忠誠度,那隻要不發生什麼意外,基本都能在朱衛這邊忠心做事了。

朱衛也相信,再給自己一些時間,便能讓跟在自己身邊的伊籍更為認同自己,從而影響他的內心讓忠誠度再提升一些,這樣日後便可以讓伊籍出去擔當大任了。

而在朱衛這邊商討襄陽城的後續安撫之事,將一項項軍令頒發出去的同時,襄陽城各處的戰事也漸漸平息了。

隨著劉表的死訊傳到各處,原本還在襄陽城內尋地方據守自保的劉表兵卒頓時像是失去了主心骨般,開始在朱衛軍隊的招降中成建製投誠了。

即便有一些不甘心的劉表部將軍侯之類小軍官,還想尋地方逃出去。

可此刻襄陽城南門在太史慈神箭營的控製下,北門是水門,西麵這邊也已經被淩操帶兵趕到控製住,這些劉表的殘兵敗將,就算是身邊還能裹挾一些兵卒部曲,也是沒地方可以逃走的。

隻要他們被困在襄陽城內,那自然是沒什麼更多結局了。

不降便死!

所以大概在兩個多時辰之後,襄陽城內的戰事基本上結束了,各種安民措施也被頒發了下去,再加上之前那些和蒯氏一起投誠朱衛的大族大戶人家派人主動配合下,襄陽城內也沒有發生混亂什麼的,基本上算是安定的過渡了。

即便是看護襄陽城西外圍的柳子關劉表守軍也是主動投降了,沒有發生逃散崩潰什麼的狀況。

如此整個襄陽城算是真正落在了朱衛手中。

隨後從襄陽城這邊也有兩撥信使往新野和江陵方向派了出去,分別是去說降文聘、張繡和蔡瑁的。

朱衛借著他們這邊給出回應答複的時間,在襄陽城順勢也整編一下襄陽的劉表降卒,同時將留在宜城的七、八千劉表降卒也押送來了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