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紹看來,朱衛之前弄出的諸多手段,也是顯示了朱衛對袁紹的忌憚。
所以袁紹現在要做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內,先把進入自家腹地的那些朱衛軍騷擾部隊給消滅掉,然後在整軍南下和朱衛再來一次大決戰。
同時為了防止朱衛軍繼續做出騷擾鄴城的動作,袁紹先在鄴城以南重新布置了重重的防線,繼而便是要調動軍隊去剿殺張繡、張遼的虎翼營騎兵和蔡瑁的水軍。
可以說袁紹如今的軍事安排,便是在朱衛、曹操會血拚的前提下製定出來的。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沮授基本上被閑置了,袁紹將軍權主要就放在了逢紀、許攸、審配等人手中,然後就是將韓猛、何茂、王摩、呂曠、呂翔、蔣義渠、張頡、馬延、王門、蘇由、牽招、焦觸、孟岱、韓定等武將分別分配在了各處軍中。
沮授到這個時候才感覺味道不對了,怎麼在這樣的時候,他居然變成了一個局外人。
然而他也是熟悉袁紹性情之人,他知道自己已經被排擠在了袁紹的核心之外,他就算是尋袁紹再解釋什麼,隻怕袁紹也是不會多理睬他的。
若是一個不對,說不定他就和田豐一個下場了。
故而沮授索性也就放手不管了,反正原本他輔助袁紹,也是感覺袁紹有天下為尊的底蘊,才會選擇出仕在袁紹這邊的。
而袁紹之前也確實十分看重沮授,將沮授作為心腹對待,讓沮授感覺被重視,在原本曆史的官渡之戰後沮授被曹操所擒,卻沒有投降曹操而是私下試圖逃走。
也是因為當時沮授認為官渡之戰雖然讓袁紹受了一些損失,可還沒有徹底失去底氣,所以袁紹還是有卷土再來的實力,這樣沮授隻要能逃回的袁紹身邊,自然能輔助袁紹再和曹操來一場的。
故而當時的沮授對袁紹還有信心,也就出於忠義之信念,沒有背叛袁紹,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沮授家族都在河北,若是他投降了曹操,隻怕袁紹不會輕易放過他的家族。
然而現在局勢已經完全不同了,就天下大勢而言袁紹已經落於了下風,朱衛崛起之勢幾乎不可抵擋了。
再加上如今袁紹如此對待自己,沮授自然也就冷了心思,失去了對袁紹的輔助熱心,人家都不信任自己了,又何必熱臉去貼冷屁股呢!
結果袁紹身邊最強的謀士沮授,居然在這樣關鍵的時刻被袁紹主動給閑置了,這還真是自斷臂膀的意思啊。
此時朱衛倒還不知道這個事情,否則一定會笑得合不攏嘴,感覺自己真的有了天命扶持般的順利。
當然,這還是袁紹不知道濮陽城這邊戰況之前的事情,結果就在袁紹調派軍隊做好南麵防禦的舉動,剛剛想調兵去剿殺張繡、張遼這支騎兵的時候,濮陽城這邊的戰事結果傳到了袁紹這邊。
當袁紹得知朱衛用火焚濮陽的威脅,逼得曹操近十萬大軍輕易投降,曹操也是被萬箭射殺的消息時,不由得一下子愣神了。
這樣的戰況發展完全出乎了袁紹的預料,原本說好的抵死抗爭,讓曹操和朱衛兩敗俱傷呢?
現在朱衛似乎是輕鬆吞下了曹操的軍隊,然後已經可以挾著大勝之勢北上了呀,想到種種的一切,袁紹就感覺胸腹間一陣腥甜,一口鮮血噴灑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