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涇縣的山越(1 / 2)

這涇縣在古誌上被稱為“當吳越之交會,為歙池之襟喉”,自古便是吳、越、楚三國爭奪之地的要地。

可實際上,涇縣卻是江東一處窮縣,因為涇縣地處於皖南山區北部,境內山多地少,黃山餘脈綿亙縣境東南,九華山支脈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東北流經縣境。

可以說涇縣的官府隻能掌控縣城周圍一些地方,其他絕大多數的山嶺區域,便是山中的山越說了算。

所以涇縣成了山越盜匪聚集的凶險之地,沒有足夠的土地來耕種,也沒有多少商旅敢闖這樣的賊窩。

祖郎身為涇縣山越的宗帥,其實也算是涇縣地方上掌控實權的土霸王,控製著涇縣隱藏在山嶺內大小寨子的十多萬山越人口。

這十多萬山越人口也是慢慢凝聚而成的,最初在這涇縣山嶺中的山越是丹陽郡各地逃避苛稅、徭役,從而躲到涇縣山中百姓構成,其實有一部分確實是山賊的成分。

可後來隨著涇縣山越的數量越來越多,為了生活涇縣山越隻能出山劫掠,便也像這次祖郎出山般裹挾了外麵很多百姓回到了涇縣山中。

如此涇縣山中的山越數量才越來越多,到現在變成了十數萬之眾,雖然其中可能有很多老弱婦孺,但青壯年也占了不少比例。

這也是為何上次祖郎帥涇縣山越來襲陵陽,便能輕易弄出五、六萬人的規模。

如今祖郎成了涇縣山越的宗帥,自然也就是這十多萬山越山民的老大了,可以說涇縣包括周圍幾縣和涇縣山嶺連通的其他山嶺中的山越山寨,名義上都是控製在祖郎之下的。

故而祖郎回到了涇縣的山嶺之中,自然像是回到了自己家裏般。

一路上,祖郎都可以尋到山中大小寨子過夜,當然在祖郎回到涇縣山嶺之後,便也以山越宗帥名義傳令山嶺中的大小山寨,讓各家山寨的頭領都到祖郎的大寨去開會商議事情。

而這次祖郎在回自己大寨的路途上,也故意繞了一圈,向這涇縣山中的不少山越寨子展露了一番他這次帶回來一萬六千山越兵的實力。

讓這些寨子裏的山越山民可以清楚的看到他手下山越兵全身一套的漢軍裝備、兵器,也能看出那些經過訓練之後,精氣神明顯特異的八千山越兵是何等精銳。

所以隨著祖郎進入涇縣山嶺不久,祖郎回山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山中各處的寨子,而祖郎帶回來的人都穿著官軍裝備,一個個身穿皮甲,手持刀盾,背負強弓什麼的話語,也是傳遍了大小的山寨。

這個消息不免在涇縣的山嶺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很多人還不知道祖郎這次回來是要做什麼,隻是感覺祖郎這次回來肯定會弄出什麼大事情,所以不少人在暗中也不免互相傳遞著消息,準備結盟應對祖郎可能帶來的變故。

這一切朱衛也早有心裏準備了。

同時在朱衛真正見了涇縣山中所謂的山越山寨後,心頭對這次把涇縣山越百姓遷移去豫章的方略,也有了一些把握。

這真正的山越山寨可不是很多電視中那些影視基地裝扮的寨子,其實很多地方說是山寨,實際上看起來也就是在山中的山民聚居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