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準備了一種大殺器(1 / 2)

那位於江夏郡最前沿的柴桑,因為地處荊州、揚州交彙之地,又是豫章、江夏、廬江三郡的交界之所,在現如今其實屬於一種三不管的狀態。

黃祖沒能在柴桑這邊有多少勢力,至於廬江郡的太守劉勳也將兵力集中在皖縣,沒有將兵力延伸到柴桑來,朱衛這邊自然更不用說了,三方最多也就是在柴桑這邊派了很多斥候、奸細罷了。

所以柴桑即便是歸屬在江夏郡內,卻也沒什麼能力對朱衛的大軍產生什麼阻礙。

現在的柴桑縣城主要是地方上的士族、豪強勢力把持著地盤,倒也是自發形成了一個對外開放的商社彙聚之地,可算是一處自由商貿之城。

哪怕是朱衛豫章這邊的很多貨物,也會運送到柴桑來轉送,可見柴桑商業之繁榮,難怪在三國遊戲係統中柴桑被列為商人常駐的城市。

可現在朱衛的大軍從潘陽乘船出發,通過柴桑的時候也是沒有受到任何阻礙,柴桑地方勢力根本不敢對朱衛如此龐大的水上大軍有什麼想法,最多就是把這個消息快速傳向四方。

但朱衛船隊在長江上前行的速度,卻比這些消息傳遞到江夏黃祖這邊的速度更快,至少在黃祖做出反應,加強鄂縣那處江上防線之前,朱衛應該已經殺到那邊了。

於是隨著朱衛的大軍過了柴桑之後,很快便通過長江水道來到了江夏郡的蘄春縣,靠近了黃祖設立在江夏的第一道江上防線蘄春縣水寨。

這蘄春縣的地形狹長,形如船帆,地勢北高南低,地貌複雜。

北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地帶,南部便是靠近長江的江湖地貌,期間湖泊棋布,大多連通長江。

說實話蘄春縣也不算是什麼大縣城,要是朱衛攻打這座縣城,估計是很輕鬆的事情。

而黃祖設置在蘄春縣第一道江上防線,也就是在蘄春縣南部的長江北岸設立了一座水軍營寨。

不過蘄春縣這邊長江流域開闊,河岸兩側的地形也多灘塗,而沒有什麼丘陵,所以黃祖隻是尋了一處長江江麵相對狹窄區域,設立水軍營寨對長江上通行的船舶加以限控。

這處水營其實也不能完全封住江麵,擋不住朱衛順著長江西去的水路,可要是朱衛不管這處水軍營寨的存在,他們卻也能隨時出兵在後側偷襲朱衛的船隊,截斷朱衛的後勤補給線。

從理論上來說,這處水軍營寨原本也就是黃祖的前哨防線,目的就是能拖延一些入侵敵軍的時間,給後麵鄂縣的江上防線有一個反應的時間,可以做好戰鬥防備。

而朱衛這次路過蘄春縣,並不準備攻打蘄春縣城什麼的浪費時間,隻是準備用最快時間打下黃祖設在長江北岸這處水營,消除掉這個隱患就可以繼續前行了。

這樣隨著朱衛的船隊進入蘄春縣長江水域,朱衛很快收到了前麵船隻傳來的消息。

知道自己已經來到蘄春縣,前麵的船隻已經發現黃祖的蘄春縣水寨後,朱衛倒也沒有馬上下令攻打這處水寨,而是傳令位於船隊最前麵擔當水軍前鋒的淩操包圍這處水寨,阻止水寨中人有機會去鄂縣水寨報訊,同時讓淩操向這處水寨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