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魂勾!胡爺驚恐的大喊!這一喊,給熱火朝天的所有人,猛澆了一盆比冰還涼的冷水,說到這裏就得給大家解釋一下玉瓊和魂勾,這就得從金縷玉衣說起,古代人相信玉乃山石之精,蘊含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乃國之重器也,次者可保屍身不腐,佳者能返老還童,極佳者可助凡人成仙!這之中所謂的次者,就是我們所說的金縷玉衣,是人為能做到的手工藝製作品,說實話效果也算過得去,漢武帝劉徹就有那麼一副,漢末董卓挖開茂陵時,漢武帝的屍身保存相當完好,手中還拿著一首詩,董卓看後以為是罵自己的,還給燒了,要說金縷玉衣算是極品的手工藝品的話,那後邊的幾個,那就是運氣和手工藝的巔峰!這第二位的上佳品,名為玉俑,乃是用天地間可遇而不可求的上等寶玉製作而成的金縷玉衣,這件金縷玉衣的第一位擁有者是周穆王,周穆王西巡,到瑤池時見到了西王母,兩人一見傾心,怎奈周穆王五十老矣,西王母就采昆侖之精,為周穆王鉗製了這件金縷玉衣,助他返老還童,但好景不長,沒過幾月,東方叛亂,周穆王又穿著金縷玉衣的戰袍返回東方平叛,之後就沒有之後了,當周穆王回來接西王母時,仙境,瑤池,一切都已消失不見,野史上說,第二次出現是在明朝,當時的一位王爺,也不知在哪弄到了周穆王這件由西王母所製的金縷玉衣,當時的皇帝,神宗朱翊鈞,聽說這件寶貝能返老還童,還要過這件寶貝,結果,這王爺連人帶寶都跑了!神宗朱翊鈞也挺納悶,也不好意思下旨抓他,畢竟為了一件不靠譜的事,把一位帶兵的王爺給逼的,帶著老婆孩子跑了,說出去讓人笑話,說來也巧,正趕上張居正事件也就無閑顧及這些,就派了幾個錦衣衛去找,結果也沒找到,之後沒幾年神宗就駕崩了,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這件神物也就從此消失了。
話說回來,這極佳著可就不是金縷玉衣了,這極佳者名叫玉瓊,乃天成地就而成的靈玉鑿成的玉棺!渾然一體,隻在神話傳說中出現過,傳說能渡凡人成仙,據說黃帝軒轅氏死時就是用的玉瓊做棺槨,聽好是棺槨!玉棺玉槨都是用的玉瓊做的!這玉瓊傳說是炎帝神農氏,為解眾生之苦,遍嚐百草,天道感其大義,以天地之力助其肉身成聖,在突破時,其坐下的三塊巨石在炎帝飛升瞬間,感受到天地能量,變成了三塊極大的,顏色各異的玉瓊,一塊傳說落在了原始天尊手中,一塊最大的落到了黃帝手中,另一塊下落不明,不知所蹤,而玉瓊也隻在傳說中曇花一現,雖說曇花一現,但這個傳說還是被有心的好事者以神話傳說的方式記錄了下來,知道的人,不是尋寶探險的好事者,就是史官世家,弋江秋就是這其中一類,弋家在北魏時就當過史官,隋朝統一後,就在江湖上以賣情報為生,世代積累,才有今天富可敵國的巨大財團,之所以認識玉瓊,其家族的功課,也非一兩天之事,因為沒見過,所以弋江秋就誤以為這口奇棺是玉瓊,但人世間的事總是事宜願為,你要說沒見過認錯了可以原諒,但是可怕的東西,隻要見過一次,隻要不失憶,再次見到保準一眼就能認出來!話說;無巧不成書,這東西胡爺見過,“魂勾”這東西也算天地異寶,但和玉瓊就完全不是一回事,魂勾乃是封大冤大怨之物!不管多大的怨氣,多大的冤孽,都可封印其中,但有利有禍,積怨不散,怨怒衝天,萬一出了事,想再封進去可就難了,但這東西也不是誰都有的,在野史和神話傳說中也就出現過三次。
魂勾,雖說通體白如凝脂,狀如白玉,但其實啊,根本不是玉,而是一種萬年鬆樹的鬆脂,陽氣極盛,是克製世間陰魂妖孽的極品,說是萬年,其實就是誇張的說法,但是幾百年是有的,而魂勾就是這極陽之樹分泌出的天地靈寶,第一次出現是在神話當中,乃是女媧挑戰將臣時,封印將臣用的,當時女媧把將臣打成重傷,以萬年樹脂製棺,將棺槨封印在了不周山底,共工將不周山都撞到了,也沒把他放出來,第二次第三次就挺有名了,用的人是春秋時的伍子胥,當時伍子胥和孫武二人,柏舉之戰攻破楚國國都郢城,楚昭王一看,頂不住了,我還是跑吧!這不跑還好,這一跑,可就把伍子胥給整急眼了!本來伍子胥也沒想拿楚昭王咋地,畢竟他老子楚平王殺了人全家,這伍子胥能不生氣嗎!本來想拿楚昭王出出氣,羞辱羞辱他,一雪前恥,就完了,也不能把他怎麼著,這一楚昭王是重要人質,從大局出發也不能殺,第二就算要殺,孫武也的攔著,從國家利益出發也不能殺楚昭王,第三畢竟事情過去那麼多年了,伍子胥都六十來歲了,心中更多的不是仇恨,而是一口氣,一口壓抑在心中多年的氣,這口氣散了,也就不會殺了楚昭王,畢竟楚國是他的老家,但是這楚昭王一跑事可就大了,伍子胥找不著人可就急了眼了,就把楚平王的屍體就給撅了出來,當時楚平王死沒幾年,再加上鬱怨而終,死的也不幹淨,再加上生前也沒做殺好事,這魂魄就沒能投胎,怨氣甚重,本來伍子胥也沒想做那麼絕,這第一楚昭王卷著財寶跑了,第二打仗行軍,糧草物資基本消耗殆盡,靠從吳國運送,實在太遠,等運來了士兵都餓死了,正好趕在氣頭上,手下門客也想給支個招,拍拍馬屁,就出了這麼一招,把楚王墓掘開以充軍資,這之中也有異人,就對伍子胥說,這楚平王怨氣甚重魂魄未散,把他的墓掘開,財寶能充當軍資,用金鞭敲魂碎骨猶如打在生人身上,打到他魂飛魄散,能給上大夫消氣,伍子胥也可能是氣糊塗了,就命人一邊鍛打金鞭,一邊找孫武要人,說掘楚平王的墓,,開始孫武是極力反對的,畢竟人死為大,但是眼看軍資耗盡,卻一點辦法沒有,無奈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伍子胥第二次來要人,借口就躲了出去,這才有了駭人聽聞的掘墓鞭屍!伍子胥將楚平王的屍體掘出來後,一看楚平王的屍體和生前一樣,越看越氣,怒火中燒,當下就把楚平王拉到太陽底下暴打,曝屍,他好友包申胥就勸他,差不多得了,畢竟君臣一場,這麼做有點過分,這人都死了,做這些有違天理的事,不好,冷靜過來的伍子胥,也知道有點過,但是好麵,就給包申胥回了一封信,武武喳喳說一大堆,把包申胥給整急了,連夜就前往秦國,向秦哀公借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