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1)

詩曰:

一朝瀝血換乾坤,萬年基業蔭子孫。

華蓋天子謀社稷,衣食黎民享天倫。

生息無常難為命,富貴有序莫強尋。

時人有心延後世,閻羅無情終是空。

縱觀東漢一朝,皇帝壽命皆不長,除世祖光武皇帝劉秀壽過花甲,享年六十有三,餘下知天命已屬稀奇,多在而立上下即駕鶴西去。落下新主年幼,隻能仰仗母後臨朝視事。國祚大事,孀寡婦人如何使得?又得倚仗娘家父兄輔佐。若是遇得剛正不阿外戚,也算國之萬幸,可惜此等棟梁甚少。及至幼主漸長,不堪外戚淫威跋扈,彼時朝中大臣已然外戚深耕培植久矣,惟有宦官堪用,久之便又生出宦官做大。母後與幼主之爭,變成外戚與宦官之亂,少不得幾廂裏撕咬,以致國政亂作一團。主少國疑,朝綱自是烏煙瘴氣。

話說東漢末年,桓帝崩,劉宏繼位,年方十三,是為靈帝。帝不堪外戚專權,倚宦官張讓等“十常侍”打理國事。靈帝死,長子劉辯繼位,太後何氏臨朝,外戚宦官又是一番爭鬥。太後兄何進為對付強勢宦官,祭出引狼入室歪招,召並州牧董卓帶兵入京以製宦官。不想事機不密,董卓未及進京,何進即被宦官誘殺,世族袁紹借機大殺宦宮,森嚴宮廷一地亂屍黑血。

董卓到京後,驕縱跋扈,擁兵自重,廢幼帝劉辯改立劉協(獻帝),殺戮重臣,敗亂朝綱,地方州牧紛紛擁兵自立。複有袁紹、袁術、曹操等聯絡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因各懷鬼胎,不久以失敗散夥告終。隨即為搶占地盤相互廝殺,舉天之下狼煙四起,弱肉強食,各路勢力此消彼長,兼並不斷。

建安元年,曹操迎獻帝安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時間威勢大震。先後占據兗州、徐州、司隸及豫州一部後,又於建安三年剪滅呂布、建安四年納降張繡,脫穎而出成為強大的割據勢力之一。與此同時,中原另一勢力袁紹於建安四年占據幽州、冀州、青州、並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爭天下。

建安五年,曹操乘袁術病死,劉表中立,孫策遠在江東之機。東向長途奔襲,欲一舉剪滅袁紹,進而虎踞中原。奈因袁紹畢竟四世三公之後,家底甚厚,尚難一擊即潰,兩廂相持於官渡,就此開唱官渡之戰大戲。

占據江東的孫策,悄然自椒丘移師曲阿,意在靜觀兩虎相爭,伺機偷襲曹操老巢許昌,搶得傀儡皇帝獻帝,重演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戲,進而覬覦中原乃至天下。怎奈得意之人,難掩忘形之態,送了卿卿性命,引出下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