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離杭入滬 (上)(1 / 2)

舒娟拿到大學畢業證已經三個月有餘,卻還沒離開。就像這九月,九同舊,是個念舊的時節。如果一定要從十二個月份中,推選一個念舊的月份,那麼九月必定當選,就衝著它與舊同音。無論是聽到九字還是舊字,必定會讓人想起舊時人,舊時歲月。

九月的西湖連空氣中都漂浮著桂花的香味,隻是這香過於濃烈,過於膩人了。像糖,吃那麼一個二個,會覺得它香甜入口,再多便認為多餘了。其實也怪不了桂花味太濃烈,杭州人愛桂是出了名的,不光用它作為市花,單看這西湖一片一片的桂林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桂是愛到實處,愛進骨子裏的。

柳永在詞裏寫道: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比起桂,舒娟更愛西湖水中的十裏荷花,本來荷與蓮都是同一種植物的兩種叫法,沒什麼特殊的意義。然而有人喜歡荷的稱呼,因為它透著少女的單純與本真;有人喜歡蓮的叫法,認為這樣叫更有韻味,像周敦頤筆下的君子“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顯然舒娟更愛蓮的說法,因為它的韻味是經曆種種磨難自然而然形成的,菩薩,佛祖坐蓮台,勢必也是看中蓮曆經磨難而不改的本心。

陽曆九月初,農曆七月末,算入秋了吧!一陣風拂過,明明一點風的聲音都沒有了,但這風雖柔情,到底藏著涼意。舒娟捋了下前額被風吹散的頭發,順手拉了下披肩。身子微微一動,打了個冷顫。回身望望白提上行走的遊人,女的依舊穿著夏日的花花綠綠的裙子,男人也還是單薄的短袖短褲,連孩童,老人也是夏天的裝束。歎了口氣,終究是自己身子弱,受不得一丁點冷。

忽然舒娟蹲下身子,白皙的小手握成拳頭,在小腿與膝蓋之間來回輕輕按摩。從餘光中瞥見有人往這邊來,又慌忙起身,緩緩地走到小石路的一旁。抬起頭,深情地望向遠處湖中那片蓮田。扇形的蓮葉一片連著一片,十分稠密,葉子是深綠色的,邊角有些微黃。風一吹,像秋千一樣來來回回蕩漾。蓮葉延伸到湖的遠方,氣勢恢弘,場麵甚為壯觀。看了半天,也找不出一朵蓮花來。

近景不得看,因為總有理由冒出來推拖。舒娟在杭州學習生活了四年,除了剛到杭州來看過一次西湖外,今天是第二次。之所以決定今天來看,不過因為明天要離開杭州去上海。今天就當與杭州告別,也當是給自己心中的蓮花訣別。來杭州之前不是沒看過蓮花的,隻是自己執念太深,總以為西湖水裏的才是真正的蓮,或者說西湖的蓮才有蓮的精髓。記得2006年,自己初來西湖,見到水裏的花,便驚呼說是蓮花。心裏是什麼樣的景眼裏看得自然是什麼樣的景,因為自己心裏念念不忘蓮花,以至於看到水中的花便當成蓮花了。

“還在這啊”一個穿著天藍色碎花連衣裙,手裏拿著一把油紙傘的長相清秀可人,大約20歲左右的女孩子一蹦一跳地來到舒娟身邊。她把油紙傘拿到舒娟眼前晃晃:“你看,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