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勸說劉虞稱帝(1 / 2)

“主公,荀先生來了。”

聽說荀彧從潁川趕來,曹操來不及脫下孝服,急忙快步迎到門外。

荀彧正要下車,曹操三步並作兩步,忙跑了過去“先生且慢,當心腳下!”

做這些,曹操既是發自內心,也是局勢所迫,他的霸業才剛剛起步,正是舉步維艱,一切從頭開始的時候,這個時候,曹操不得不把自己的姿態盡量的擺低一些。

因為,現在,是他在求著別人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國後期,曹操一統北方之後,再看看他對待那些人的態度,截然不同,全憑自己的喜好,就算想要殺人,也不過是隨便找個借口罷了。

打天下和創業是一個道理,一旦功成名就,霸業有成,沒有幾個人,還能保持原有的本心。

高祖劉邦,剛剛奪取天下,立馬就大開殺戒,生怕別人會威脅到他的寶座。

宋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也是血淋淋的教訓。

劉備,四處逃命的時候,擺低了姿態,見了誰,也是點頭哈腰,甚至大氣都不敢出,可是,當了蜀漢皇帝之後,就徹底變了樣,東吳孫權,也不例外。

人,都是會變的。

一看荀彧的麵相,曹操就喜歡得不得了,荀彧麵白如玉,溫文爾雅,像個忠厚長者,氣度灑脫沉穩,正滿心不快的曹操,隻是看了荀彧幾眼,愁容頓消,心裏登時踏實了不少。

曹操忙把荀彧迎進了太守府,兩人並肩而行,曹操牽著荀彧的手,一刻都不鬆手,那熱乎勁,並不輸給袁紹見了呂卓。

得知曹嵩歸天,荀彧忙詢問詳情,曹操氣的咬牙切齒,攥緊拳頭冷冷的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文若來的正好,真可謂操的及時雨,我要踏平徐州,為死去的老父親報仇雪恨!”

荀彧搖了搖頭“明公,且聽我一言,當下並非興兵報仇的良機,眼下,明公剛剛占據兗州,境內尚且不穩,匪患未除,劉岱的舊部也是人心浮動,這個時候打仗,一旦戰事進展不順,兗州內部必會生變。”

荀彧雖然語氣委婉,但是,卻直言相告,且一針見血。

滿寵搖了搖頭,上前一步,出言反駁道“先生此言差矣,為父報仇,天經地義,這種事若是拖延下去,日後,必會被人恥笑,何況,兗州的局勢,先生也有些過於誇大了,若是此戰主公一鼓作氣拿下徐州,正好震懾劉岱的那些舊部,日後,他們必不敢生出異心,至於周遭的黃巾匪患,也不足為慮,必要時,可以請陳留張邈和濟北相鮑信助戰。徐州陶謙,不懂兵法,一向懦弱無能,徐州能有多少兵馬?若是給他們喘息的時機,反而對我等不利,這個時候,兵貴神速,主公,切莫遲疑!”

曹操看了看荀彧,又看了一眼滿寵,沉吟了一會,曹操道“文若的擔心,也是事情,但是,伯寧說的,也不無道理!”

雖然荀彧的意見,曹操沒采納,他依然對荀彧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但是,曹嵩這件事,曹操一刻都不能再拖了,現在曹操好不容易把曹嵩的死推到呂卓的身上,正好跟呂卓新仇舊恨來個了斷,也能一鼓作氣,順便把徐州奪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