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後,專案組再次組織小分隊赴雲南追查盜搶案。這是第五次了。三支隊隊長淩致福率員離滬前,張聲華總隊長對他說,雲南販毒者大多需要槍的保護,所以不少人是販毒販槍的雙料貨,此次去雲南,得把排查的思路放寬一些,在販毒人群中尋找線索。將查槍擴大到查毒,通過查毒尋找被盜槍支的下落。

當小分隊來到德宏州潞西縣與當地警方交換了通過查毒尋找被盜槍支下落的新思路時,得到對方的首肯和支持。之後的辦案,聯手參加的不光有刑警,還有緝毒警。州公安局和潞西縣公安局從上海小分隊看出了他們的破案決心:“俗話說,事不過三,上海警察,再三再四又再五來到雲南,我們一定要大力協助他們。”

5月18日,在打擊毒販、槍販上屢建奇功的潞西警方獲得一條新的線索:在雲南華僑農場工作過的張某,既販毒又賣槍,在他的身上一定有不少有關槍的線索,據可靠情報,最近此人有武裝販毒的跡象。但目前他人還在緬甸,一時間難以抓捕。

小分隊認為這條線索十分重要。兩地戰友迅速商定了誘捕張某的方案。

一個星期後,張某果然中計落網。其交代:“1994年四五月間,我在金三角威亞公司工作時,有一東北人來我公司找業務主管沈歡。沈不在,是我接待了他。他自稱沈陽人,名叫許慶國,在內地公司當翻譯,會日語、韓語。他來我公司的目的是想買槍。當時我們對他有所防備,所以找了個借口沒賣給他。不料,半年後,他再次從東北趕來。我見他誠心買槍,就帶他到軒崗鄉一朋友那裏,朋友拿出一支槍及八發子彈賣給了他……槍是‘五四’式的,有一條綠色槍帶……”

聽了張的交代,淩致福覺得曙光就在眼前了,他心裏禁不住一陣激動,馬上想起在上海趕製的1.4萬多份卡片中,會不會有“許慶國”這個人?不過,他很快冷靜下來: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查清槍究竟從何而來?張某所說的情況是否與本案有關?

第二天,警方查明那支“五四”式手槍來源於潞西縣風平鄉老光村一個名叫郎小四的青年。費盡周折,才將曾因盜竊罪被判刑四年的郎小四抓獲。此人雖然不易對付,但幾天後還是吐露了真情。原來,1992年10月某日晚上,他在送朋友返家途中,見軒崗鄉政府宿舍後排有一間房亮著燈,窗也沒關,牆上還掛著一支槍,就用竹竿將它“釣”了出來。

軒崗鄉盜槍案終於水落石出!而被盜槍支正是被許慶國所買。“11·23”大案由此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於是淩致福立即去電上海。毛立章接到電話,馬上心急火燎地翻閱卡片。在“遼寧”一檔翻到第六張時,“許慶國”三字赫然入目,有關此人的詳情隨之浮出水麵……

三路緝凶:大案告破

根據許慶國平時的行蹤,專案組兵分三路緝凶——王軍副總隊長率員直撲其老家沈陽;偵查員陳偉、詹慶飛抵山東煙台許慶國所在的韓國公司守候,以防他從煙台外逃;偵查員薛勇獨下雲南,協助當地警方,嚴防許受驚從邊境出逃。

6月5日,王軍等到達沈陽,與當地警方一起在許的家門附近蹲點五個晝夜,未見許的蹤跡。但大家沒有絲毫焦躁情緒,仍耐心等待著。

6月10日清晨,消息來了:許慶國已從保定返回老家。王軍與沈陽警方迅速商定了周密的捕捉方案。當天上午11時許,一批武裝特警密布許家周圍。一個半小時後,許的老父親回家。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那驚心動魄的一幕……

與此同時,赴煙台的兩名偵查員在許的宿舍裏查獲了許從李相奉那裏劫得的尼康變焦照相機。

上海警方六下中緬邊境,一上沈陽,又到武漢、煙台、海口等地,轉戰南北,行程數萬裏,曆盡艱辛,苦苦偵查600多個晝夜,在兄弟省市公安機關的鼎力相助下,終於將凶殘的殺人嫌疑犯抓捕歸案。

至此,建國以來首起涉外持槍搶劫殺人大案全案告破。

上海市公安局局長朱達人立即將這個消息通告韓國駐滬領事館總領事。6月24日,韓國駐滬總領事致電朱達人局長,對為“此次偵破工作作出努力的上海刑警及其他地區有關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說“隨著該案件的偵破韓國在滬的企業對上海地區治安狀況又有了一個新的較高評價,這將有利於今後對上海的投資”。

1996年10月24日,許慶國因持槍搶劫殺人罪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市高級人民法院維持一中院判決,並於同年12月10日對其執行槍決。

(注:文中公安領導的職務均係時任)

編輯:鄭賓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