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趁火打劫(1 / 2)

十二個皇子先後宣稱他們是大魏新君,這使得三相世家與七十一皇子再也顧不得等書院那邊回應,立刻登基為皇,並且昭告下,七十一皇子才是真正的子,其餘稱帝者都是叛逆,讓各方勢力出兵征討這些叛逆。

隻是各地勢力都保持了詭異的沉默。

因為現在所有官家勢力都利用自己渠道知道了鏡都之變,知道大魏子沒有死,知道三相世家的叛亂並沒有成功奪得通鏡。

沒有通鏡的新君,根本不能稱為大魏子。

各方勢力現在感到無所適從,就連儀鸞司這個強力機構,也不知道聽誰的合適?

儀鸞司本來就是由大魏各大派係組成,他們的武者修士也來自不同派係,現在官家近乎癱瘓了,整個儀鸞司就處於一種迷茫的狀態,隻能憑著慣性來維持當地的治安。

但這種情況,顯然無法持久。

道主們又在想什麼?

隻要稍有見識的人都知道,七大道主是大魏子欽點,除了周凡外,其餘六大道主都與派係一直保持著距離,現在派係也未必能指揮得動這六個道主。

而且道主對道域的控製並不算牢固,太平時期,各州對道主的命令當然不會違背,但是現在鏡都劇變,道主的命令也未必有用了。

道主們估計都在想法讓各州聽命於他們。

但能起到多少效果,道主們心裏也沒有多少底氣,畢竟每州每縣的世家、書院、大佛寺這些勢力樹大根深,想真正控製各州各縣,又談何簡單。

世家、書院、大佛寺這些勢力同樣有著各自的麻煩,他們也很難將所有州縣控製住。

大魏很多地方向來是各方勢力交織之地。

各個邪惡組織也活躍起來。

各種各樣的事彙聚在一起。

皇子們自立為皇,就似一點火星,使得鏡都劇變的火往大魏各地蔓延,越燒越烈。

一時間,下人心惶惶,誰也不知道大魏這個強大的國度,會滑向什麼樣的深淵。

鏡都之內的書院、佛寺、儀鸞司總府都是沉默了下去。

現在不用考慮是否同意七十一皇子成為新君問題了,下都亂了,就算他們擁護七十一皇子成為新君,也沒有多大意義。

道主未必會聽他們的、皇子們更是不會放棄、還有大魏各方勢力也未必會認同。

而且他們無暇多想,因為各方消息彙聚而來,三相世家已經開始爭奪各級儀鸞司的控製權,書院、儀鸞司總府隻能想法反擊,總不能讓儀鸞司落入三相手鄭

隻是更讓大魏各勢力驚慌的消息再度傳來。

西梁與東越兩國大魏違背諾言,向著大魏派出了軍隊要討個法。

所有勢力都明白了,西梁與東越這是要趁火打劫。

西梁與東越兩國知道這樣的軍隊動向,肯定瞞不過大魏探子們的偵查,所以他們這次出兵光明正大,沒有突襲的意思。

而毗鄰西梁的寒北道與相鄰東越的蒼東道首當其衝。

“這肯定是三相唆使西梁與東越這樣做的!”陳拯冷著臉道。

無論是周凡還是蒼東道主宋星辰都是出自書院,讓西梁、東越兩國出兵,那就能把寒北道與蒼東道拖入泥潭之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