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麗,我沒把你當成外人,我心裏有什麼說什麼,其實我更想當這個副主任”
“啊,為什麼?”
“因為我需要錢……你想我們在這個公司工作約5年了,前年張財迷才提拔我們兩個人為A、B組的組長,雖說薪水給我們漲了一些,但現在北京的消費水平你是知道的……一頓中午飯最少也要15元。你知道我早上最愛吃煎餅果子,現在煎餅都漲到5元一個了、晚上還不算,在算上我每天吃點零食,你說一天多少錢?少說也得50元。”
王珊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且我的父母都雙雙下崗,二老加起來的工資才3000多元,再加上我的工資4000一共我們家月收入才7000元,你知道我父親身上還有這樣那樣的病,雖說醫保可以報點兒,但我爸還是吃的自費藥比較多,所以我們家每個月隻有約3000元的活動資金,每個月的吃喝……這還不包括水、電、天然氣這些費用,這不都是錢,你說我們每月能攢下幾個錢?”
“說句不孝順的話,我爸媽有個百年的那天,就這我掙這點錢,連給他們買棺材板兒的錢都沒有……”王珊很是激動的言道
“當然,我下麵要說的話,請你不要介意,也不要多想好嘛?”
“好的,我不多想你說吧”於麗回應著王珊的話
“你看你家,你父母加起來的工資是我爸媽的三倍,你爸一個月就能拿到7000左右、你媽內退後也得到了一筆錢、而且每月還有2000元的收入,在加上你工資,你算算你們家的活動資金有多少?每個月最少能存下個千兒八佰的吧?我們家呢估計連500都存不了,真是快成了月光族了”
“有一句話說的好,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所以我認為於麗你比我幸福,我要是在不爭取當副主任或是再不要求公司給我漲錢,我也得向你妹一樣去擺地攤了”
“你別和我比,你這樣說讓我很委屈……”
“你委屈什麼……事實就是這樣啊……我不是有心和你去比,但我們兩家都住在這一條街上,就說你不比並不代表著老街坊不說三道四的對嘛?”
“還有我從明天起開始帶飯了……不去外麵吃了,真心吃不起了……所我更看重當上副主任……”
此時王珊說話多少有了些哽咽:“於麗既然我都把話和你說到這份上了,索性我也就都和你說了吧,兩個副主任的職位早晚是我們兩個人的,因為在無線設計部無論從資曆上、業績上、管理能力上等等,我們兩個人都副主任的最佳人選……所以如果我得不到這個職位或是漲薪的要求被拒絕的話,我想我會選擇離開這家公司……”
“你可別走極端啊,我們是好姐妹,你要是需要錢的話,我將我存的錢都可以借給你用……”
“不用,麗麗……我隻是在這兒和你發發牢騷而已……我有困難我會和你說的,你能見死不救嘛……”
“不會的,自從你搬來後,我們就一直在一起,多少年了……我能這樣做嘛?”
那麼王珊和於麗說的話是都真的嘛?筆者可暗中說明隻能說是一半兒是真的,那她沒有和於麗說實話原因是什麼我們會在後文書中有詳細的交待……因為王珊在這書中有著重要的戲份,所對針對於王珊筆者不得不多說兩句……
王珊和於麗都是1981年生人,於麗的生日要比王珊小幾天。故此小時候王珊經常以姐姐自居……王珊是於麗8歲時從經濟開發區搬過來的……她的父親名叫王東升、母親李娟是地道的北京人,她們家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日子多少還說的過去每個月多少也能攢下點錢……
到了2002年由於單位改革王珊的父母由於沒有一技之長,又沒有很好人際關係被迫雙雙下崗,每個月隻能拿單位的最低工資來生活……下崗後,王珊的父母不甘心失敗做起了“小本兒”生意,由於經營得當多少賺了一些。但王珊的母親發現每月賺的錢和正常上班拿的工資沒有什麼區別……於是王珊的父母決定另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