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入藏(1 / 2)

直到江染回到車裏之後,跟我一解釋,我這才明白過來。

其實眼前這種現象在藏區還是比較普遍,熟悉情況的人在進藏之前都會實現準備好一些零錢和小東西用來開道。

實際上也算不得過路費,隻是當地的貧苦人家比較多,小孩子很難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來路上劫道,隻能算是撈個偏門,要的也不多,你就是不給,他們也不會把你怎麼樣。

當然,對於我這種第一次進藏的人來說,這一幕算得上驚奇,大和尚早年就是藏地喇嘛,他對這些東西再熟悉不過,江染則是事先看了藏地出行的攻略,女孩子到底是各方麵都要細心些。

一路向北,道路兩旁的牛羊漸漸多了起來,隨處可見牧民的白帳蓬,這會兒也是到了吃飯的點兒,依稀可以看見幾縷嫋嫋的炊煙,肚子就不安分起來。

我們是奔著碧羅雪山去的,但是在那之前,還要先隨大和尚去拜訪一下多年不見的老友,好在兩者距離不遠,方向不變,又開了有一個多小時,天色全黑下來,這才算是到了目的地。

西藏的遊牧民族多是以帳篷為房,少見有石頭壘成的碉房,眼前卻有一座。

繞過大片的羊圈,我們一行人來到門前,大和尚微微整理了下儀表,抬手扣門。

開門的是個五十多歲的婦人,包著頭巾,一身傳統的藏族服飾,望著門口的眾人似乎有些茫然。

大和尚開口:“西格,還認得我不?”

被喚作西格的婦人盯著大和尚看了一會兒,猛然一驚,“南巡喇嘛!”

大和尚見她認出自己,微微一笑:“紮西德勒!”

婦人躬身回應:“紮西德勒!”

紮西德勒是藏族祝福語,意思是吉祥如意,在藏族社交中,這個詞的使用頻率極高,幾乎什麼場合都能聽到。

婦人:“快快進來,有熱乎的酥油茶。”

我們隨著大和尚一起被請進屋,我四下裏看了看,裝飾的很普通,卻處處透露著獨一無二的藏族韻味,屋裏披掛著的花紋綢緞,酥油茶的香味,都給我以特別的感受。

一行人坐定,婦人從黃銅長嘴壺裏倒出濃濃的酥油茶,依次給我們敬上,這才開口詢問,“得有三十多年沒看見您了,您去哪兒了?”

大和尚抬手示意她喝茶,“山東。”

婦人端起銅碗來喝了一口,大和尚這才張嘴喝茶。

說實話我是第一次看見這位不著四六的髒和尚這麼注重儀表禮節,就連在我家的時候都是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所以我不由聯想,麵前這個婦人,該不會是大和尚多年未提隻字的心上人吧!

婦人:“那您這次回來還走嗎?”

大和尚點點頭,“走。”

婦人聽到這回應明顯目光一暗,不過馬上恢複過來,“這麼遠的路,各位餓了吧,我去給大家準備吃食。”

說罷,起身走出了屋子。

我端著茶碗往大和尚邊兒上靠了靠,低聲問道:“這是誰?”

大和尚瞟了我一眼,仿佛看穿了我的想法,原形畢露道:“你小子是不是又在心裏鬼扯。”

“當年我在山上做喇嘛,那時候她還小,家裏的羊群被雪狼追散了,抱著羊崽子逃到山上,是我救了她。”

我點點頭,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說話間,大和尚瞟到房間角落堆砌著的石壺,起身摸過一個,揭開泥封湊到鼻尖兒聞了聞,一臉陶醉模樣。

我就在邊兒上,那壺裏濃烈的酒氣鑽入鼻腔直頂腦門兒,我心說,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青稞酒?

雖然我有些躍躍欲試,但是大和尚卻沒能讓我如願,聞過之後,又恭恭敬敬的放了回去,我詫異的看著這個嗜酒如命的老鬼,心說他也是為了保持喇嘛上人形象做了莫大的犧牲。

晚飯吃的是烤羊腿,不得不說藏族人民對燒烤這種烹飪方式到底是有著獨特見解,羊腿外酥裏嫩,吃得我相當過癮,當然,這期間也少不了青稞酒,不過實在太烈,我也就是淺酌了幾口。

至於大和尚就比較慘了,西格給他特地準備了素齋,搭配酥油茶,就是他現在不方便說,我都知道他心裏肯定怨氣頗重,無非就是一些老子嘴裏都快淡出鳥兒來了,你們還在我麵前喝酒吃肉的內心活動。

吃完飯,大家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天南地北的胡扯一些,但是當我們說到接下來要去碧羅雪山的時候,西格婦人的臉色出現了明顯的異樣。

大和尚:“怎麼了?”

婦人:“最近碧羅雪山那邊兒出現了一種螞蟻,吃牛羊,牧民都搬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