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望著他滿是追憶的神色將信將疑,落貼這東西,我不是沒聽過,就如他所說,算是行當裏的東西,之所以不信,是因為太過稀少,前後百年,隻有湖南出過一貼,還是聽說,我連見都沒見過,要說現在眼前這黑不溜丟一丁點兒就是,還真不敢信。
金熊:“行裏有句老話,十拓成集,百拓落貼,老弟聽過吧?”
我點點頭,這話傳的不廣,因為現今而言,拓片在古董行業,已經不怎麼吃香,屬於那種隻能在市場的犄角旮旯裏掙紮求生的東西。老一輩的看官們,心得也不算很多,零零總總,有點兒名聲兒的也就這麼一句,可就是這麼一句 ,年輕點兒的新掌櫃可能還不知道,因為拓片的時代早就過去,小年輕的眼裏都是錢,什麼好賺搞什麼,更沒人會特意的去了解這些。
十拓成集,百拓落貼。
說的是什麼?
說的是兩樣兒東西,成集,和落貼。
這還是後來人為擬定的說法,古時候叫什麼,根本無從得知。
不過大家也多半不關心這些,隻需要知道這是個什麼就好。
我們知道,在很多的諜戰片兒裏,都會有加密文件,特殊電碼這種隻有特定方式才能解開的文體通信方式,這種通信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所要傳遞的信息,高明的辦法,向來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其實,在古代,沒有摩爾電碼,沒有電報機的時候,這種辦法就被各國將領用爛了。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沒有電話,遠距離通信,都是加急文書,飛鴿傳書之列。每每到了戰爭時期,往往是下達命令的,坐鎮朝堂,在外打仗的,遠在邊疆,這期間,可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所以飛鴿傳書就不采用了,鴿子是畜生,一旦出了狀況,丟了,延誤軍機,那可真是哭都來不及。所以一般都是大家常見到的,八百裏加急,一人一馬,不眠不休的跑。
可因為信息的重要性,就算是用人送,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萬一被有心之人截了下來,信息不就泄露了?
所以,成集,和落貼,就誕生了。
從普遍意義上講,成集和落貼,其實也算是拓片的範圍,隻不過比較特殊。它的製作,要比普通拓片要複雜的多。這兩個東西,都是用專門的模具拓出來的,這些模具上,都有特定的字符,方便反複使用,有點兒像是最早的排版印刷。製作一張巴掌大的成集,要用上幾十個模具,反複落拓,才能落成。更多的就被稱為落貼。
從本質意義上來說,落貼和成集與拓片的根本區別就在,前兩個,算是舊時代耗費心力做出來的實物,就如同瓷器玉器一般無兩,而拓片,隻是它們的複製品。所以價值,自然也不在同一個檔次上。
金熊把大姐手裏的圓木框要了過來,反過麵兒來,指著那些像極了裂紋細密的紋理說:“老弟你看,這麼多道道兒,也就是落貼再往上沒了,要有指不定還能換個說法。你哥我當年做的也是古董生意,在東北那嘎達也算是大戶,就為了弄這東西,真是砸鍋賣鐵了都。完事兒還被那幫紅了眼的孫子追,你嫂子就是為這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