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薛立也看向了李福,用我們現代的思想就是肥頭大耳,不過那上等寬鬆的綢緞倒是把那肚腩好好的掩飾了下去,不細看還不是那麼明顯。看著李福那咯帶臃腫的身材和那笑著眯了一條縫的眼睛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李福肯定不簡單,看人的毒辣也絕對不會差,不然前世的金融界也不會以他為標杆了。
“這位就是薛立薛公子吧!”李福笑著道。
“李掌櫃,我可不是什麼公子,隻是一名落魄的書生罷了,你這樣叫我公子我擔當不起,如果李掌櫃看得起在下,就喊我小薛吧。”李福看著這個麵若冠玉的薛立沒有絲毫讀書人的架子態度也是非常的謙虛得當,不由得內心多了幾分莫名的好感。
“好吧,以後我就喊你小薛。”李福笑嗬嗬的道。
聽著李福略帶著慈祥的聲音說實在的薛立的心也很舒心,最起碼人家表現出來的熱情的確是內心所發。
三人進了店子李福就告訴他要接大力的班,主要的事情就是照看茶葉防止黴變。
一來是賣了小梅的麵子,二來自己對讀書人還是比較禮遇對待,三嘛就是自己對自己謙虛的年輕人還是有很強的好感,李福深深知道,這個人以後絕對不是池中物。李福的想法的確是在後來得到了驗證,而且還是熱淚盈眶。話題拉遠啦哈~
李福說:“既然小薛讀過書,也參加過童試,小薛肯定會說康話吧?”。
“康話”?這兩個字快速的在腦子裏麵過了一遍……
康話指的是:“康王朝征得天下時候,對所有差異的語言和發音作出了一統的規範,經過幾百年的打磨從而形成的康話,也就是官話,類似現代的普通話一樣的標準了。”(以康京官話的腔調最為正宗)
“會,”薛立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
聽到薛立話這樣回答,小梅和李福都非常的震驚,為什麼會如此震驚是有原因的。
“在康王朝會官話的你,一來會得到尊敬無論有無功名在身,二來對進入官場仕途會是絕大的助力。”
所以民間戲稱:“官話一出,三等九六。”何況讀書人還是非常稀缺的,所以三六九等自然而然就分離了出來,在這封建的古代王朝更是明顯更甚。
“話說陳立為什麼會?”
原來的薛立住了一位宮中出來的老太監家裏,是他養育了薛立,薛立自己家的人幾年前時候就逃了難,被老太監薛領回養了薛立。
薛立長得可愛嘴邊甜,對於無子無女的太監說更是把薛立當自己的兒子看待,所以把官話傳給了薛立,天天都在練你說薛立會不會。
而且在薛立家人逃難的時期還給錢薛立去縣裏讀書,從文縣回到家的時候才知道他已經無疾而終,安頓好了老太監後不願待在傷心地才是選擇來到了西涼省的晉陽縣走走運氣。
隻是對生活不報希望的書呆子薛立選擇自我了斷,從而造就了穿越而來的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