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在家呆了幾天,實在忍不住了,問道:[誰想跟我出去走走?]他知道羅放是一定會去的,劉濤嘛,這兩天差點沒被李曉婉煩死,一定會去睡覺,大哥為了怕阮文泰察覺,不會去,兄弟們正在熟悉槍械,也沒時間。
果然,就隻有羅放叫道:[我去,我去。]隊員們看了看他,笑笑,又去忙著擦自己的槍。劉濤打了個哈欠,說道:[我不去了,我要睡覺。]柳逸也不去,交待道:[小心點,這幾天別惹麻煩。]
王天點點頭,帶著跟屁蟲羅放上了街。
李明軍這幾天可是春風得意,自己最大的心病越南幫有了對付的辦法,自己又賣貨發了一筆財,而且是賣後給錢,還和一票高手牽上了線,想想王天一行人,李明軍打了個冷顫←們那夥人是怎麼訓練出來的,槍法準的出奇,手法快到極致,而且個個殺人不眨眼,真是羨慕那個年青人,有這麼一幫能幹中心的手下。對,一定要和他們搞好關係,與這群人為敵想想就心寒。
那天晚上談話,王天就讓羅放他們去抓幾個舌頭,在李明軍手下的帶領下,把越南幫一個外圍組織的地盤拔了,抓了三個小頭目後,幹掉了沿途任何看見他們的人,手法幹淨利落,羅放也仿效王天的做法,撿子彈殼,挖子彈,然後放火,看的李明軍的人嘔吐不止,回來報告李明軍,李明軍半晌沒說出話來。
格倫剛和女友恢複好關係,承諾去巴黎,卻接到霍爾的電話,取消休假。
怒氣衝衝的格倫走進局長辦公室,卻發現霍爾的怒火更大。
[你他媽的情報科是怎麼回事,我的管轄區現在到處是四號,都泛濫成災了!]霍爾把一疊資料扔在桌子上。
來興師問罪的格倫愣了一下,把資料看了看,馬上說道:[不可能,怎麼會有這麼多呢,我剛……]
霍爾打斷他的話:[放屁,什麼不可能,我剛去看過抓到的毒販,不但是四號,還是正宗的金三角的貨。]
[金三角?]格倫陷入了沉思。
[你現在讓你的情報科去全力打聽,任何不正常的情況都給我留意,隨意聯係我。]
[是。]任何不正常的情況,不知那些中國人算不算呢。格倫條件反射的想到,又馬上否定了:有坐飛機過來貶毒的嗎?海關不是擺設。
王天和羅放很長時間沒有單獨在一起了。走在異國看到的卻到處是掛有中國字的招牌,有的還保留著現在中國都已沒有的傳統,兩人都興致勃勃。如果不是時刻有看到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一定以為回到了四五十年代的上海。羅放逛街,是每間店鋪都不落,王天這才知道,男人也有三八時。看見一間烤鴨店,王天拉住還要往前走的羅放,說道:[走,我們嚐嚐美國的烤鴨和北京的烤鴨有什麼不同。]
羅放心潮澎湃。自己當兵時王天一直送到了北京,在全聚德兩人第一次吃烤鴨,那種味道那種情誼,永遠讓人忘不了:[中,大哥,今天俺也請你吃一次烤鴨。]
兩人相視一笑,勾肩搭背走進了烤鴨店。
兩人剛進門,站在門口的小二高喝一句:[有客到!兩位裏麵請。]馬上有人來把兩人接到裏麵坐下。王天四下看了看,店麵不大,店內卻不小,有十幾張桌子,都是古老的檀木八仙桌,正對門口有一櫃台,台上放著貼有紅紙的女兒紅,狀元紅還有紹興黃酒。一個身穿唐裝的中年人正在櫃台上打著算盤。客人不多,包括自己隻坐了五桌,在自己的左邊坐著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正在品茶,右邊是一位年青姑娘,正津津有味的吃著烤鴨;姑娘旁邊是四個彪形大漢,一邊吃一邊四處警戒,並馬上發現王天的打量。王天向他們點點頭,他們估計王天沒什麼威脅,稍微留意了一下羅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後一桌的五個老外身上。
店小二等二人做定,問道:[兩位要點什麼,我們這裏賣烤鴨,也做炒菜。]一口就片子。
王天剛討了個沒趣,聽到店小二的問話,想了想:[兩隻烤鴨,炒菜撿好的來幾盤,酒嘛,十斤狀元紅。]狀元紅其實也可以說是黃酒,隻是各地做的不一樣,王天喝過一次,沒什麼酒勁〉完後,又問羅放有什麼要加的。羅放正注意看那四個大漢,沒反應。
小二愣了一下,也沒多說,唱道:[好咧,六號桌點鴨子兩隻,招牌菜揀著上,狀元紅十斤。]
老者聽到這話,也一怔,看了二人一眼,又專心品茶。
年青姑娘也停下來,厭惡的甩了正盯著她看的五個老外一眼,轉頭看看什麼人這麼大酒量,就他們?正巧迎上了王天的目光,又是一個登徒子,嘩眾取寵,真沒勁。
羅放碰了碰王天,低聲道:[大哥,那四個人是當兵的,而且是和羅放他們以前的水平一樣,都是好手。]
王天嗯了一聲,說道:[那四個是那位姑娘的保鏢,你沒看出來嗎?]
羅放一聽,打量那個那個姑娘,馬上發現四個人也對自己開始警覺,雖然是保鏢,警惕性挺高的嘛。這麼好的人才,真是大材小用了。這小妞長的還不錯,有模有樣的,還能有這麼高素質的保鏢,家世也不會差,羅放不由感慨。
鴨子上來了,同時上來的還有五瓶狀元紅。羅放也收回目光,端起王天倒的酒,一飲而盡。[好。]羅放不禁叫出聲來,直感到一條滾燙的熱線從口中直下腸胃,燙得渾身舒服:[大哥,這酒怕有五十度吧,辣而不辛,回味綿久,真是好酒啊!]羅放咂著嘴道。
王天也幹了一杯,半晌才說道:[應該有,與我們在武京喝的安全不同,好的太多了。]
[嗯,這才叫狀元紅嘛,原來我們喝的簡直就是糖水。想不到美國的比中國本土的還正宗,這叫什麼事。]羅放說道。
[兩位是剛到美國吧,對這種事不用太驚異,我去年回過一趟中國,現在很多東西家鄉都做的失真了,反而漂泊在外的中國人還記得,不得不讓人感到難以接受。]那位老者放下茶杯,感慨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