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回歸(1 / 3)

在領主府的書房,王天很認真的聽完負責這次行動的甲型機器人指揮官的詳細報告、以及眾多的資料信息,小琳、羅放、巴庫、天原也都在場。巴庫是早就吵著鬧著要到哪都不能少了他,也對王天念念不忘的家鄉十分感興趣;天原子,這個整天無所事事的家夥還指望著王天幫他找到回家的路,唯一的任務就是跟在王天身邊,聽過王天說是從地球飛升過仙界一次,也想去那看看飛升時的情景。5個人,就在書房裏一起看了探查艦發回來的資料。

5艘探查艦一起出行,最後回來的隻有2艘,損失的3艘,都是被突然改變了軌跡的冷凝光給銷毀掉,幸好每艘上麵都把資料進行了備份,並沒漏掉什麼重要的東西。5艘探查艦航行時,先用一艘探測5光年,跳躍過去檢查並確保安全後就留守,另外的一艘再上,5艘各占一個5光年的跳躍點,前進時也是一艘一艘滾動著上,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這也是防止全軍覆沒的一個辦法。

這種臨時占據的跳躍點並不是十分安全的,死亡海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變化,如果有戰艦已跳躍過去,那麼相對還有一些保障,但在那剛探出的5光年處尋找新的跳躍點,就需要小心又小心了。幸好小琳製造的冷凝光雷達十分安全,機器人做事又十分謹慎,5艘探查艦一直用這種滾動推進的辦法前進了幾千光年。跳躍點是個臨時用的地點,所以每1千光年左右,可能長點也可能短點,探查艦就會在這跳躍點裏麵選出兩個極為穩定的跳躍點修築人造蟲洞。這種技術在人類開始星際殖民時就有了,以後又不斷的進行完善,這也是宇宙中眾多的星際航道的由來。造一條星際航道,建立人造蟲洞的花費可不小,探查艦建的這個人造蟲洞,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蟲洞,不過是一些跳躍距離相對遠一點、安全方麵相對強一點的大型跳躍據點,與星際航道就如同山間小道與高速公路的差別,但這種臨時的人造蟲洞很適合探路用,它們攜帶的資源也隻能建成這樣,以後要再修,那就是王天的事了。

探查艦在探查了幾千光年後,發現了一個天然的蟲洞,5艘探查艦對這蟲洞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了考察。這也得歸功於小琳從波特獲取了大量的科研技術才能對這蟲洞有所了解,5艘探查艦上全都是裝備的根據這些而製造的新式武器,要是用賓塞那些中小型國的技術,肯定對這蟲洞一愁莫展,隻能用最笨的辦法:用大量的戰艦直接進入裏麵進行查探。

探查艦在這蟲洞測出了另一個出口的所在,這是一條貫通了4萬光年左右距離的龐大通道,極為的安全,並且與自己行進的方向沒有多大的偏差,就因為這個天然通道,讓探查艦憑空多航行了4萬光年。利用天然通道,這也是星際航行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方法,宇宙中有很多這樣的蟲洞出現,排除了一些危險的、無法用的外,隻要是能夠連通兩地的,都成為了宇宙中重要的航道。建立一條人為的星際航道,就是隻有1千光年,花費的能量、資源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並且還沒有天然的穩定、穿行量大。而要建造一條幾萬光年的通道,至今為止,也隻有中心帝國建造過,幾乎動用了國家貯備的三分之一,而且耗時500年才建成一條橫貫東西的通道。這有點像是在星球內開挖運河一般,而天然通道,就是現成的江河。

找到這個天然蟲洞給王天的探查艦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一下子延伸到4萬多光年以外,探查艦就這樣一邊尋找並利用天然蟲洞,如果沒有的話就建立大型跳躍點。時快時慢,跌跌撞撞的按照王天指定的方向行駛。3艘探查艦,就是在這過程中永遠回歸於宇宙。

死亡海中有生命,這個問題探查艦早已知道,雖是探路,但沿路上能夠居住或有人居住的星球都一一的列入了星係圖中,就是這樣蜻蜓點水的探查,也發現了起碼有15個有人星球存在。也許是因為死亡海的本身限製,三分之二的星球還處在極為原始的狀態,剩下的4、5個星球,都發展了很高的星際內文明,但無法走出被死亡海籠罩的範圍。最好的一個也隻能占據住自己周圍同處於一個恒星下的3顆星球,利用的是一種隻有不到100米長、材質如同王天剛從垃圾星出來時跟隨著的垃圾船一樣材質建造的飛船,就是這樣,一共4個星球還能發展出幾上百億人,但這也是它的極限了,畢竟無法向外,隻有進行窩裏鬥。

探查艦在從它們旁邊經過時,4個星球分為兩方,正用一些原始到極點的熱能武器打的不亦樂乎。探查艦隻需找到這裏的方位、坐標就夠了,在沒有驚動任何人的情況下,又踏上了征程。一直航行到了有十來萬光年,利用的天然蟲道也有十幾個,布下的跳躍點上千,終於,終於從死亡海中出來了。如果是人類的話,經過漫長的旅行後終於重見天日,那肯定會大肆慶祝,狂歡一下的,但機器人卻不會,把死亡海出口的坐標進行記錄,下一刻,就開著戰艦向這未知的領域出發。

無法知道這從死亡海進入的地方是否是已出了死亡海,或者這隻是死亡海內包裹住的一片星係,探查艦改換了探查裝置,動用更加成熟的熱能雷達,更大範圍的進行探查。王天的命令,是讓探查艦邊尋路邊注意沿路的各種人類文明,對人類文明要暗地裏觀察,不能讓對方發現。探查艦隻向外探查了幾百光年,竟然發現了這裏的人類文明已經開始走出了星球,並在周圍幾十光年建立著自己的勢力。

探查艦嚴格遵照王天的命令,沒有驚動他們,按著預定路線繞著彎避過,但無法想像的是,這裏的文明十分的繁雜,雖然都是極為低下的星際文明,但數量上卻極多,如果把每一個占據十幾顆的行政星、上百個礦產星的勢力都稱為一個國家的話,這裏有著幾百個國家。星際的航行限製著他們能大規模的進攻而去滅掉周圍的勢力,但征伐不斷,都是最多十來艘、最大不超過500米的紙殼艦隊對別國騷擾一番,再花上十來年的時間向前推進來打。沒有空間跳躍技術,戰艦航行時雖然能大致接近光速,這樣,一場隻能算的上小打小鬧的戰爭,竟然能用上幾十年的時間,很難真正的滅掉對方。探查艦在這些國家眼皮子底下,找到了幾個還從來沒被人用過的天然蟲洞,進行了幾次大型的跳躍,在運用熱能雷達探測器的探測下,把這塊地域的地形搞清楚了一些,竟然發現這裏的一些地形與小琳以前從地球上截下來的星係圖片能完全相符。甲型機器人知道探查的任務完成,帶著探查艦又悄然的循原路返回。

返回過程上了快了許多,以前都布置好了跳躍點,隻需跳躍時檢查一下跳躍點的布置有沒有被隕石流破壞。從一個跳躍點可以檢測出另一個點是否正常,所以兩艘探查艦才能夠安然無恙的全體返了回來。

小琳聽完彙報,在星係圖前仔細進行了對照,良久,抬起頭說道:“天哥,這次帶回來的資料與我在地球上截取的星係圖吻合度達到了86%,已經可以肯定,這裏就是地球上所說的大麥哲倫星係。”大麥哲倫,人類除了銀河以外觀察最多的星係,距離十幾萬光年。

王天苦笑一下,以前準備從地球上跑出來,直奔的目標就是這裏,卻沒想到多跑了一些,被甩到了離它十幾萬光年外的賓塞垃圾星。探查艦航行的距離已經出來了,最少也有個12萬光年,難道冥冥中有天意?當時要是恰恰扔到這裏,王天看了一眼發過來的報告,隻是一小塊地方,就有幾百的國家,指望他們的技術救羅放,那真是有得等了。想到這,王天又不由得慶幸,雖然受了點苦,但收獲也是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