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五年計劃(1 / 3)

五年過去了,天龍曆15年,在舉國歡慶之後,王天準備開始有大動作了。

五年計劃,成效菲然,在各方麵都超額的完成了指標,烈日帝國那個最後融合進來的國家,完全的吸收進來,2千多億的人口,用了1年的時間分散到天龍星域各處,把反抗的機率降到了最低,經過4年的時間,沒人還會去回憶以前那讓他們自豪又讓他們蒙羞的烈日國,現在開口閉口都是說咱們天龍國。2千多億的生力軍加入進來,使得天龍國國內的發展穩穩的上升一個台階。

迪普、基德他們在5年中業績極為的突出,把全境管理的井井有條。剛開始肯定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吸取教訓、改進不足,也都一一予以了解決。如果說以前還有趕鴨子上架的味道,那現在,都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合格領導官員,為天龍國的穩定立下汗馬功勞。

對於他們能適應各自的工作並發揮超常,王天理所應當的把功勞全扯到自己身上,說是自己識人材重人材的緣故。此話一出,除了小琳她們調笑王天臉皮厚,羅放、巴庫不屑的撇撇嘴外,倒也沒什麼反對的聲音出現,都一致認為王天不想理那些頭痛的雜事,索性放權讓屬下來負責、自己樂得清閑的舉動,是皇帝陛下相信自己能力的結果,由此更加賣力的為陛下出力。王天對這種雙贏的局麵由衷的滿意,5年時間中,就有大半呆在女媧基地看著一條條戰艦生產線出籠,一艘艘嶄新的戰艦開出,日子也不算太無聊。

天龍國在盤古星係所占的疆域,在5年時間裏又向外推進了約3千光年的範圍,這是在國內一切上了軌道後開拓出來的,現在的地域,直徑約2萬3千光年。王天並沒有特意的去舉兵開拓這些地方,對於盤古星係未知的區域,一直以來,王天都認為不會那麼簡單,如果真存在一個到兩個較大型國家的話,以現在天龍國的實力,還無法打上一場真正的戰役。不過這已是天龍曆10年時定下來的方針,那時才2、3萬戰王艦,不過現在好了,實力大增,也是王天想有大動作的原因。就是在這無心之下,主要是民間的要求,民間的力量讓邊防隊、地方軍出頭開辟了這3千光年的距離。現在天龍國的人口,已達到了1萬2千億,除了新生人口近千億外,擴疆後又獲得了1千多億,王天之前的推測也被證實了:盤古星係並不是隨便找一個地方就有天龍國境內這麼多人口、這麼多行政星的。3千光年的一個大環圈,隻加入了1千多億人口,行政星也少了許多,不過還好的是,礦產量倒還蠻豐富的,那正是國家、商人們想要的。新加入進來的疆域又給本已飛速發展的天龍國打上了一劑強心劑。

1萬2千億人口,天龍國登記為種植業的居民共有20億,隻需要1億的農民來進行糧食生產就可以保證全國的糧食用度,並且還綽綽有餘,其他的19億,分別種植經濟作物,如酒類、糖類、棉織品、絲織品、煙草……等等,由國家進行調配,專門劃出了500顆星球,這劃出來的星球也許有些多了,但考慮到以後的擴疆,提前做好儲備的情況,也就定了下來。

因農業人口的大量減少,其他的人,全都予以轉行,提供了龐大的工人數量出來。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在明文規定了工人最低薪水,絕對能讓全家溫飽有餘的條件下,商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以10億人統計,號稱10億人民9億商,雖有些誇大,也說明了商業活動的繁盛。幾家或幾十家商人因想作大,組合成一個團體,所以商會紛紛出現,商人的行會嘛,自然是商會的組合體。商人行會的品種紛雜,大大小小的都有,一個星球有其行會,一個星域有其行會,一個星區也有其行會,數量不一,這些商會、行會隻有遵守天龍國有關行業標準後才能夠建立,國家才會承認其合法。遍布全國各個星球的行會,現在也出現了幾個,將達到全國範圍的,也有十來個,由此可見商貿的發展有多麼的快捷。

全國商會中,最大、最嚴格、最具權威的,並對其它商會有監督職能的,當然是天龍國皇家商會,它的地位是不容超越的——這個很好理解,以防止商人的發展脫出了控製的範圍之外。皇家商會不但有著這一些的職能,還負責收購行動,光靠國有的礦產基地得來的礦產是不夠的,那麼把大部分的礦區出售出去,通過國家收購的形式,來增加礦產儲備,當然,價格必須是最低的,隻是保證一條:不傷民就行。對於國家收購,商人們還是極為樂意的,雖然價格便宜,但對比起收購數量來說,肯定有得賺。運用這種手段,王天在5年裏,聚集起了龐大的物資,也避免了生產過剩的問題,要是某種礦產實在開采過多,那麼就提前下令讓他們減小產量,所以皇家商會在商業活動中的另一個作用——調節,就被突顯出來,皇家商會每半個月公布的一次礦產價格,就成了所有商人交易的標準,王天也是通過它把全國的經濟活動牢牢的控製在掌握之中。

商人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承包下來一個礦區,那麼承包人就叫商人;擁有十幾條運輸艦來回轉貨,也是商業行為;買下一個生產生活用品的生產線,生產出可出售的商品,也具有了商人的資格,更不用說那些實力強勁的各方麵都有涉及的大商家。對於商業稅收,是全國稅收的重中之重,因現在都隻在國內進行交易,就不會涉及出口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好收取。稅率定的很低,完全在商人的承受之列,畢竟現在是發展時期,要鼓勵經商,但就是這稅率,也讓稅務官每天收得笑容滿麵,什麼都架不住多啊,數量一上去,錢數自然不少。稅率因貨物的不同相應有所變化,糧食象征性的征收1%;奢侈品,以紅酒為例,那就比較高,50%,反正能享受的人也不會在乎,而且以現在工人的收入情況來說,也消耗得起,隻要不是每天一瓶高檔貨就行;煙草,100%……,因為農業部是由國家調配,已經在定價上賺了不少,農業的收入已相當於純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