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從這裏來看,新艦97確實非常好,但我們已列裝的雷霆主力艦也不會這麼差吧,如果擊毀兩艘後自己才隻受一點輕創,那樣的話,難道又要來上一次換裝?”斯泰緊鎖眉頭。現在聯邦從1到4的戰艦都有,各種類型的怕有十幾種了,都是一年年淘汰下來的,誰讓更新換代地太快了呢。但雷霆主力艦,當年做為定型產品,生產的可不少,要再進行換裝,那,國內的資源恐怕馬上就要吃緊了。
“大首相閣下,其實最後的這一輪實驗,隻說明了巨炮長射程和大威力的優點,我們剛生產的攻19這種巨型炮,非常有必要列裝到各部隊中。大規模的戰艦換代我認為還沒有必要,因為用3做的戰艦已可以支撐攻19發射時產生的反震力,防禦方麵,三層3護甲值也有500左右,足夠防禦了。您請看,19在攻擊時,雷霆艦還未進入射擊的射程,5門攻19在之前就進行了角度調整,鎖定住一艘戰艦的一個點,一擊就讓它喪失行動能力;在聚集起第二次巨炮發射能量時,第二艘雷霆艦才剛,達到其射程之內,這說明,以後的戰爭,先機非常重要,誰能占有先機,擁有優先攻花,就能在對方靠近時給予致命的一擊。今天模擬的是大型集團化兩種戰艦交戰的過程,挪動範圍很局限,今天這種情況,雖然19受創很小,但對付2艘已是極限,如果有3艘,那19必敗,當然,雷霆艦一方也好不到哪去;如果是在追擊戰中,還是有很多方法幹擾測試結果,比如提前避開對方的攻擊角度,放出幹擾物幹擾對方鎖定。發出太空引誘導彈使對方選擇錯誤目標等等。今天操縱戰艦的都是機撲,那些手段無法使用,請大首相閣下和各位大人見諒。”加勒謙卑的說道′然是一個研究戰艦和武器出身的專家類人物,但對於戰艦對戰的方法也是有所了解的,相通的嘛,接觸多了自然就會知道了。
斯泰的眉頭舒展開了,不換裝就行,花費太大了。換巨炮,那沒多大問題,要地資源少多了」泰又把攻19的資料翻了出來,對加勒不吝言辭的一番誇獎,這換巨炮的事也就因此定了下來。
“4已經可以生產了吧,技術方麵成熟了嗎?”斯泰問道。
“回大首相閣下,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爭取在半年之內定下來。”加勒回答。
“很好。”斯泰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勉勵,讓他受寵若驚。望向旁邊,斯泰對第一工業部長道:“你下去安排。這半年之內雷霆艦減少產量。對現有戰艦實行改裝,整艦製造就等貽出來後用貽護甲來做。”
“是,大首相閣下。我馬上去辦理。”第一工業部長站起來回答道。
斯泰點點頭,又問加勒:“沒問題吧,把四小裝雷霆艦?”
“沒有問題,大首相閣下,技術上已成熟,隻需對各處的生產線進行一次改進即可。”加勒這次又立了大功,斯泰當場對他進行了豐獎。
“加勒,從1到4出現,一共隻用了十多年,你認為。這種技術跳躍的勢頭,將會持續多久?”第二首相迪斯霍爾在斯泰獎勵完加勒後突然問道。也難怪會有這想法,技術上的提升是好事,但也太快了吧,要是幾年後又有個什麼5、6出來,那是否又要進行一次全軍大換裝,國力可撐不起啊。
對於第二首相地問題,意氣風發的加勒也是絲毫不敢怠慢,馬上回答道:“稟首相閣下。這種情況,我想應該不會再出現了,4到5,將是一個極難跨越的層次,起碼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快,專注研究的話,我想最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才會有所發展,除非又有什麼人賣出有關的技術來進行啟迪,否則很難。4列裝於軍隊,小說..起碼能保證20年之內領先於宇宙任何一國。”